“书香丽湖·悦读人生”读书会第四期简录
为了活跃思维、阅读更多的经典书目以及营造437必赢会员中心良好学习氛围,437必赢会员中心2021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组成40个读书小组。并于11月15至11月21日开展了第四期读书会(加入上一期连接)。
本期读书会阅读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的《乡⼟中国》。在该书中,作者把乡⼟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种特具体系,⽀配中国社会⽣活的各个⽅⾯,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社会的特性。
第1组读书会第四期
内容:《乡土中国》——《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
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19:00-21:00
参会人员:梁铿,戴奕超,刘燚,梁念飞,刘晓东,潘晋锋,张迪,刘冰歌
主持人:戴奕超
主问人:梁念飞
主答人:刘晓东,潘晋锋
主记人:刘燚
流程:
《无为政治》
1.朗读:19:00-19:15
2.讨论:19:15-19:30
Q:梁念飞: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组织是否会消亡
A:潘晋锋:如果我们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提前得到那么就不需要政府了,我所有的需求社会都能满足我那么便不需要政府的协调了,所以我觉得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社会组织就会消亡是没有问题的。
Q:梁:有为政治的合理性
A:潘:比如说犯罪后得进行审判,如果没有政府那便需要另一种东西来进行审判,那这个东西可能会使机器,也可能会是别的,那民众也许并不会信任机器或者其他什么,相反他们更愿意是一个权威人士来进行审判,所以即使真的发展到了那种社会程度,也还是会存在一定的组织。
《长老统治》
1.朗读:19:30-19:41
2.讨论:19:41-19:54
Q:梁念飞:对长老统治的感悟和想法
A:潘晋锋:如果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民的意志开始觉醒,大家都不会想去种田,而是会想去进入城市,就连族长自己都不想当族长了。
A:刘晓东:像古代的话,每个家族都有族长,如果这个族群内部发生矛盾,那么族长的作用便可以开始发挥了,他们会到宗祠里面先弄清楚错因,然后族长作为权力的化身进行审判然后做出惩罚,族长的作用更多是为了维护家族的繁衍生息。
《血缘和地缘》
1.朗读:19:54-20:10
2.讨论:20:10-20:35
Q:梁念飞:大家讲一下对于传统的乡土社会里面这种血缘关系的看法。
A:潘晋锋:比如家族式企业,或者百年老店,上一代会尽力留下一切的资源。
Q:梁念飞:对当今社会地缘关系的看法。
A:潘晋锋:家族企业的弊端也许是父亲十分擅长打理企业也很喜欢,但儿子没有能力或者根本不愿意继承企业,所以家族式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需要地缘关系的存在。
20:35-21:00自由讨论
总结:在中国古代为了皇权统治的需求确定了无为政治的理想,而因为无为政治的需要,于是在中国的基层乡土社会中便出现了长老统治,长老统治的施行离不开社会的稳定,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乡土社会恰恰提供了这种稳定。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血缘关系虽仍然与地缘关系处于合一状态,但地缘关系开始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社会虽仍然尊重长者但也不在以长者为权威了。
第2组读书会第四期:《乡土中国》 第四章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人民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董柯兰
主问:卓泽霞
主答:郭倩、田宇哲
记录:董柯兰
现场参加:高晨霞、郭诗靓、郭倩、嘎瓦色珍、董柯兰、西热扎提、田宇哲、卓泽霞、古佩滢、赵文静、青梅桑毛、刘础萁
远程参加:无
阅读章节
第四章 差序格局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是有伸缩功能的,作者在第四章中提到格局的大小会随着什么的变化而变化?
回答(郭倩):格局大小的变化会随着钱的多少和权的大小而变化。
2.作者在书中第四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提出“差序格局”这个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的?
回答(田宇哲):作者通过一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以及苏州河的例子向我们具体展示了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使概念更加便于理解。
3.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与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田宇哲):西方社会团体格局较为明确,人们的圈子较为固定,而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具有不确定性与伸缩能力,富于弹性。
4.根据文章内容,辨析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的概念。
回答(郭倩):个人主义是团体中的个人,强调团体中的人人平等和团体与个人权责分明两个特征,是有规则可遵循的;自我主义则强调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只关心自己还是“推己及人”,其出发点都是自己,遵循的是自己的规则。
5.依据书中的差序格局,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
回答(田宇哲):“涟漪效应”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不同于西洋格局“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乡土社会并非界限分明,人们之间形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不同的圈子。
后记(董柯兰)
乡土社会以差序格局为基层结构,在传统乡土中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从而引申出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的一种特征。社会结构的差别会引起观念的差别,在书中所描述的差序格局指的是以个人为中心向外扩散的无数社会关系,是动态伸缩的,所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准则,在家族和周围社会其他领域也有共同之处。
差序格局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实质是家庭本位主义,在乡土社会中因为观念和社会结构,导致人们采用的是无讼和礼治秩序,礼与法是乡土社会秩序维持的重要准则。两者互补共存,人们对礼产生依赖,克己复礼,用礼来判断是非,以礼来调节矛盾,而法作为原则和底线,在违反时进行警告和惩罚。
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不同,本书中作者将西方的社会结构描述为团体结构,倾向于一种理性社会,因此有着较为明确的界限,团体内外的人更为清晰。而中国社会倾向于人情社会,团体内外的人并不足够清晰而是趋向于模糊,人际关系可伸缩,收放自如。
在中国,随着乡村振兴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农村也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是差序格局并没有完全改变,而是增添了许多新的因素。差序格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利益也成为其中决定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尺度。
第3组读书会第四期:《乡土中国》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20日星期六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与人员:何思秋,李颖姿,庄禧睿,麦靖雯,查骁芮,亚森,张星震,王炳瑶,孙伟静,洪阿玲,欧海宁,蔡静宜,张鹤莉。
阅读章节:《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回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环节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提问:李颖姿;主答:孙伟静)
2.在乡土中国中,这一篇的题目是无讼,乡土社会真的没有诉讼吗?对此是如何理解的?(提问:蔡静宜;主答:王炳瑶,欧海宁)
3.我觉得书里有个矛盾——对于中国乡村,费先生既说每个人可以独立务农,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人与人之间不直接谈感情;又说由于“生于斯,死与斯”,大家相互非常熟悉,心中有传统与礼,人与人靠人情维系。这不是有些矛盾吗?(提问:蔡静宜;主答:张鹤莉)
后记
本章与上一章联系很紧密,讲述了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起源、团体格局中的道德观念、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两种格局的如何起源,可以回答两者的本质区别在哪的问题。
引用大量儒家经典,使中国乡村的情况更加具象、鲜明。同时,费孝通先生还比较东西方社会团体的构成方式:前者在宗教的影响下,团体和个体更像神与人的关系,国家、法律等团体的代理者对个人一视同仁,个体间的差异在团体中被抹去;而中国社会出发的基点乃是个人,无数私人关系形成一张网络。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道德缺乏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换言之,没有一种普遍的团体道德。与会者同时联想到法律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的适用程度,或说是否是“无讼”的问题。答者认为,在乡土社会中,人们被私人的道德所联系,以至于道德标准缺少普遍性。所以乡土社会很难像今天一样拥有比较统一的法律标准,“讼”也就难以实现。
第4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7日(周三)12:00 至14:00
阅读内容:《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
参与人员:
主持:常飞扬
主读:刘成美、张丹娜
主问:周严、常飞扬、陈泳欣、谢萍、董怡君
主答:张昕悦、张微、刘茜昭、林雨欣、范家豪
记录:俞子奇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为什么中国最基本社会单位的名词,如“家”,相比较西洋社会是不清不楚的呢?
刘茜昭:在西方,一般“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家”的观念主要指的是“家族”,指的是一种“大家庭”,血缘关系、亲情伦理等在中国人的脑中根生地固,但西方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所以中国的“家”相较来说“不清不楚”。
范家豪:我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的成因是经济文化制度的不同。欧洲社会长期在封建领主制和天主教的双重笼罩下,分封制由于特殊的继承法会割裂与“大家族”成员的联系,而天主教会占有超越世俗秩序的宗教力量,使其《新约》所倡议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血缘关系、家庭责任被淡化。西方较早发展的商业传统也使生产经营不局限于家庭内部自给自足,便不需要依赖更广泛的“家”的成员去完成生产。而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使西方式“小家庭”更为典型。而中国长期处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帝制,人口流动性极低,和土地联系紧密,而小农生产的脆弱性和劳动力要求,使某一地区的家族可以形成稳定社群从而获得生产生活的稳定。“家”的概念便具有延伸性,超越了“户”的范围。因此,中国的“家”的概念看起来相对于欧洲式的家,更为不清不楚。 而这种“不清不楚”在费老这部《乡土中国》问世已久的今天,显然已经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包含旁系亲属,甚至许多子女选择和父母分开居住,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家”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结构。农业社会中那种延伸性极强的“家”的概念正在经济建设中慢慢淡化。 补充,中国“家”的模糊(实际上是延伸性弱化了边界)受到儒家伦理观对强调血缘联系的强调的影响。(不过这是配合自然经济的,实质依然是由生产方式决定)
问题2:怎么理解第七页“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张昕悦: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所谓伦,人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群人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我们可通过理解差序格局还理解此句。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社会,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而“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则将中国的差等格局体现在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层面。
问题3:作者所谓的“私”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林雨欣:是关于个群己,人我的界限如何划分的问题。
问题4:作者认为的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以谁为中心的?
蔡嘉琪:作者认为的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以谁为中心的----以“己”为中心,乡土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个社会关系网络以自己作为中心。
林雨欣:每一段社会关系的网络中心都不尽相同,都有一个“己”作为中心。
问题5:乡土社会中的国家观念西方的现代国家观念的差异是什么?
蔡嘉琪:乡土社会中的国家观念西方的现代国家观念的差异是什么----西方的国家观念中把国家看成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上下双方可以为这个团体做出牺牲,会为了这个团体的利益去克群。但乡土社会中没有这样的观念,乡土社会的国家观念比较模糊,人民只当“国家、天下”是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一个圈而已,能做的更多是克己罢了。
张薇:在乡土社会中国是皇帝之家,界限并不清楚,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的一圈而已,而西方的国家观念是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了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是绝对不能牺牲国家这个组织来成全别种团体。
问题6: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具体是什么性质,有什么具体表现,为什么说是“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林雨欣:以个人为中心,以其社会影响所推及出的圈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动用的圈子可以是不同的。具体可以表现在我们的亲属关系,如基于生育与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而这种关系具有伸缩性,边界也较为模糊,因此说是“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后记
关于乡土文化所孕育出的“差序格局”所呈现出的以个人为中心、依靠人情关系维持等特点,我深感认同,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如今的乡土社会结构又仅仅是费先生多年前提出来的那样呢?乡土中国的乡土性或许正在改变,未来的人也会将我们总结在某种性质之中,那时我们也会面临巨大的改变,也会迷惘,当我们看见那渐渐模糊了的时代之车,又会是怎么样的心情?
第5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 )10:00至1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聂宇康 戎琳烁 徐梓铭 张斌,陈雅淇 陈欣努尔卡米力江
主持:徐梓铭
主问: 毕修贤
记录:聂宇康
现场参加:聂宇康 戎琳烁 徐梓铭 毕修贤 努尔卡米力江
视频参加:陈雅淇 陈欣
方式:全员轮流读
总结内容环节
第七章《男女有别》中,费孝通先生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上介绍“情感”一词,从而提出“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这一论断。而在关于西方的介绍中,费孝通先生指出古代西方的文化模式是浮士德式和阿波罗式的。从这两套精神的差别中也引导我们了解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上的差别的表现。最后指出“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
第八章讲到人治与法治的区别,指出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不在于“人”与“法”的区别,而在治理的主体。讲到乡土社会的“人治”时,费孝通先生指出“更像是理治”,理治更倾向于社会,而法治更倾向于国家为主体。最后指出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第七章中,如何以第七章《男女有别》的视角,如何理解“自我恋”的产生?(主问:毕修贤)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群体中寻求认同感,但由于“男女有别”的心理限制,便向自我或同性寻求认同;“自我恋”人群对“男女有别”(主答:戎琳烁、徐梓铭)
问题2:第八章中《礼治秩序》,为什么现代社会选择了“法治”?
(主问:毕修贤)
礼是一种传统,适用的前提是这个社会的变化和这个“礼”的变化平衡,而当社会发展之下,就需要社会中的群体一同参与到维持这社会中来,这种变化就催生了“法”的产生。(主答:戎琳烁、徐梓铭、努尔卡米力江)
后记
本次读书会围绕着《乡土中国》的第七、八章展开阅读。主要深入了解了男女有别、情感、礼治秩序等社会学概念
在读书小组的现场,大家都满怀着热情与好奇心来参加本次活动,在活动中跟随着主读的引导认真阅读,积极提出自己的思考、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与身边的成员一同分享对于阅读这本书的感受。
大家在读书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接触了书中更多深奥、全面的知识,拓展了组员们的视野,同时也锻炼了组员们的阅读能力以及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组员间的相互了解和默契,可以算是收获良多。
第6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11.19(周五)8:00-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费孝通
参与人员: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王桂萍、茹则古丽·阿太木、翟予彤、郑培尧、熊源
主持:郑培尧
记录:荆天怡
主问:王桂萍、茹则古丽·阿太木、熊源
现场参加: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王桂萍、茹则古丽·阿太木、翟予彤、郑培尧、熊源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本轮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第七章第四段 “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改变了原有的关系。”你认为的“感情的激动”是什么?请列举一下。(主答: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
2.第七章第六段 你觉得浮士德式与阿波罗式有什么差别与不同,你觉得它们可以互相比较吗?那如果比较的话你觉得谁更好呢?(主答:郑培尧、王桂萍、荆天怡)
3.第七章第十二段 “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主答:翟予彤、郑培尧、杨陶然)
4.第七章第十二段 “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为什么说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为什么说结果是‘毫无成就’的?(主答:翟予彤、郑培尧、茹则古丽·阿太木、熊源)
5.第七章最后一段 “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你觉得这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还是其他?(主答:杨陶然、陈锐漫、翟予彤)
6.第八章最后一段 “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为什么‘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主答:茹则古丽·阿太木、杨陶然、陈锐漫)
后记
这两章大篇幅讲到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浮士德式与阿波罗式把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划分开来,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是从古至今都在谈论的事情,两性之间的个性包含在社会的共性之中,维持着社会的固定关系,为“安稳的社会”。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虽说我们是“人治”社会,但这个说法并不是很严格的,我们的社会也是有一套特定的运行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仁”与“礼”相互作用,因此乡土社会是安稳且不易被改变的。
下期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第九章与第十章,敬请期待。
第7组读书会第三期:《乡土中国》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号 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邓雨欣
主读:冯禹淇
主问:郑喜燕
记录:吴祉莹
现场参加:王薏凯、陈旭然、邓雨欣、吴祉莹、谢思帆、冯禹淇、黄宝莹、王玥、莫以恒。
请假:陈才伟(外出)、刘秋莲(准备法考)、罗浩生(外出)、杨唯(处理事务)、郑喜燕(足球比赛,远程参加)
阅读章节
第七章:男女有别
第八章:礼治秩序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在《男女有别》一章中,提到两种西洋文化模式。分别是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请问,阿波罗式、浮士德式分别指的是什么样的文化模式?(郑喜燕)
回答: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之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谢思帆)
浮士德式: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邓雨欣)
2、《男女有别》一章中,提到“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费但是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还是在心理上的。”怎么理解“心理上的”男女授受不亲呢?(郑喜燕)
回答: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谢思帆)
3、读完《礼治秩序》这一章节,你能举例说说“礼”在生活中的表现吗?(郑喜燕)
回答:餐桌礼仪。(邓雨欣)
4、读完《礼治秩序》,你对于“人治”这个词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能说说“人治”是什么吗?它和“法治”的区别是什么?(郑喜燕)
回答: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邓雨欣)
区别: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陈旭然)
后记:
此次读书会阅读了男女有别与礼治秩序这两章,也对乡土中国的社会秩序与礼治秩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解释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并对人治与法治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正如书中所述“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我们当今社会依旧充满了礼仪。
第8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8日(周四)19:00-2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罗颖,吴颖,林伊格,姜洋,吴镕嘉,胡雅婷,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刘耿鑫,周新玉
主持:郭雨静
主问:袁晟耀
记录:周新玉
现场参加:罗颖,吴颖,林伊格,姜洋,吴镕嘉,胡雅婷,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刘耿鑫,周新玉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题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问题一:西方社会的小家庭与中国社会(小家庭-大家族)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差距?(主答:胡雅婷)
(2)问题二:为什么说“男女有别”原则使得乡土社会是一个安稳的社会?(主答:郭雨静)
后记
中西方社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第一,功能上前者是生育社会,后者是事业社会;第二,前者是临时性的,后者是长期绵续性的;第三,规模上前者只限于亲子,而后者依照事业大小而定;第四,前者的主轴是夫妻的横向关系,后者是父子,婆媳的纵向关系。
其次,这个社会强调“男女有别”,是因为永远划分着人们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男女两性难以充分了解以相互配合。“男女有别”在外在形式与心理层面都使得男女在生活中隔离,不必求同。浮士德式下两性之间的求同努力永远是一个过程,从结果看是无意义的,反而会破坏乡土社会的基本事业,乡土社会要求的是稳定,因此要有一种安排使得他们之间不产生激动性的感情,所有引发变动的要素都收到遏制,所有人都应改变自己是适应外在的秩序。
第9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20日1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国】费孝通 著,北京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刘毅辉;
主读:赖应钏;
主问:赖应钏、陈冠廷、陈卓然、
记录:包思宇;
现场参加:赖应钏、刘毅辉、陈冠廷、马超、陈卓然、包思宇;
评议人:包思宇;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问:如何看待辩证法?如何分析问题?(陈卓然)
看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有优缺点,能否找到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去替换?西方的辩证法是好的,中国又有了变更法,我认为是一种法制的思维方式,比如像我们看改革开放一样,数据不一样,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同,我们所看到的材料是不同的,数据分析不到位,看材料不够多,所以变更法是一种思维方式,他更多的我认为你去考虑的事情更多应该是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看他的事实来说,我们更难看到的应该是事实,应该是真相,而不是我们怎么去看的。
辩证法有很强的逻辑性但终究只是一种方法,对于分析问题来说,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2.问:如何看待轴心时代权力的不变?(赖应钏)
从轴心时代到现在为止,更深层次上的一些权力是保持不变的。轴心时代西方的罗马东方的中国,这两种不同的文明一直延续到现在,哪些权利义务已经被我们抛弃了?文化群产生文化,西方的希腊时代,中国的孔孟时代,都是人类的文化传统,在那之后的文明都有着对它们的延续,以它们为轴心,所以我们将那个时代称作“轴心时代”。孔子创设的权利义务有他的标准,在时代的变迁中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西方哲学亦是如此。
3.问:时势权力的抬头?(陈冠廷)
时势权利是社会变革时代特有的产物,在新旧交替、人们最惶惑无所适从的时候,站出来给人们指路向的“英雄”人物,因此而发生的一种权力。时势权利在剧烈变动的社会中才能“大放异彩”,在社会变迁很慢的社会中,时势权力就失去了其优势, 长老权力就占了上风。此时,时势权力表现出来的“反对”自然也就变成了“注释”,而“注释”的本质恰恰就是名实的分离,”时势造英雄”本就蕴含着剧变的意味。在这个文化转型和变革的时代,用时势权力的角度来解读这个社会,很有现实意义。
评议
各位分享的前瞻思想和深度思考,我们今天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观点,读书会是一个供大家思考的很好的平台。关于《名实的分离》这一章,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读书会是观点碰撞的平台,大家的观点被讨论,提出的问题被分析直到解决,思想的传达与融合,都是读书会的意义所在,在这点上,我认为大家今天都表现得很好,希望能继续保持甚至提升,在这样一个活动下共同成长进步,希望每一次分享,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有聆听,有思考,有体悟。分析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权力轴心主义和时势权力的思考,都是我们今天的收获。希望下次还能听到大家这么精彩的讨论。关于《乡土中国》的阅读和思考还在继续,大家的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各位的分享,也期待下一次的读书会活动!
第10组读书会第四期
读书会第四期:《乡土中国》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厉害得14 今天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8: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梁嘉瑜;
主读:姜慧,吕铭洋;
主问:黄柔美;
记录:姆妮热;
现场参加:黄柔美、姆妮热、吕铭洋、梁嘉瑜、陈颖、杨皓翔、姜慧、李秋仪,陈永亮,甘雨菲,杨凌瑞。
图片
阅读章节
第五章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主读分享:43页的内容(两位主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中国原始时期也是部落形态,“团体”是生活的前提,但为什么会发展为差序格局?(主答:梁嘉瑜,姜慧,吕铭洋,李秋仪)
主答:1.梁:他们的社会地位没有发展到某种程度,需要一个组织,让他们组织起来,但是当大家觉得自己不需要别人了,人际关系也会变弱了。
2.姜:最开始大家都是部落形态,但是以后的社会观念的不同,就形成了差序格局。
3.吕:当那些农民可以自食其力之后,他们也渴求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想要去跟别人交流,然后就发生了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团体,也就是差序格局。
4.李:原始时期跟外国的社会不一样,强调亲亲尊尊,后面形成了差序格局
2.书本中说: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还会出现“因行称义”和教阶制?(主答:吕明洋,杨凌瑞,李秋仪,陈颖)
主答:1.吕:因为当时欧洲处于非常混乱的时期,贫富差距也很大,这种情况下居民也无法进行思想上的升华。
2.杨:当时没有那么多人是有圣经,也没有全部人认识文字,所以教权的权力是很庞大的。
3.李:在神面前人人平等是处在教权之后的。
4.陈颖:教会的那些人为了追求“神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观念,形成了一个组织,希望可以拥有权力,去保障人们的利益,但是要看那些人有没有做到。
3.书本中说: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那在新中国成立初,中国还处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又是怎样产生宪法的呢? (主答:吕明洋,陈颖)
主答:1.吕:每个国家的成立必须要有宪法。
2.陈颖:那时候宪法确实成为了一个国家权利的保障,只有一部分人在遵守,到了后面,再有更多的人实施推行了宪法。
4.书本说到:从它们的差别上看去,很多地方是刚刚相反的。 请问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区别在于? (主答:梁嘉瑜,姜慧,吕铭洋,)
主答:1.梁: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的 团体格局也是以自己为中心,但是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
2.吕:架构的前后顺序
3.姜: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差序格局-由己及外
5.现在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团体格局”吗?(主答:梁嘉瑜,吕明洋,李秋仪,陈颖)
主答:1.梁: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2.吕:由差序格局演变为差序格局式的团体格局
3.陈颖:日常生活里的那些关系跟差序格局很相近
4.李:日常生活-差序格局,日常工作-团体格局。
后记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 格局’ 是一个 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 西方的团体格局很可能与他们的初民民族,由部落里的团体合作的生活方式,从而出现了团体格局。又因为团体格局,人们开始利益统一,思想的统一,一切与团体为主。这与中方差序格局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是相反的。当然差序格局中思想的形成也与生活有着关系。中国的乡土社会对于伙伴的需要不高,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大家都各干各的活,互相帮助的少了,相互交流的少了,也就觉得他人好像没有什么重要的。乡土社会的道德与个人有着密切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经典论著《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11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18日(周四)9:00 至10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礼治秩序
参与人员:汤依璇,陈祎祺,方菲怡,李祖渝,杨丹婷,欧文熙,冯炜婷,赵玉彤
主持人:冯炜婷
记录人:汤依璇、欧文熙
主读:杨丹婷
主问:陈祎祺、方菲怡
现场参加:汤依璇,陈祎祺,方菲怡,李祖渝,杨丹婷,欧文熙,冯炜婷,赵玉彤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为什么传统社会强调男女有别?男女有别这一原则产生了哪些社会现象?
(主答:汤依璇)
问题2.文中说恋爱“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可恋爱不是同样能够重组新的社会关系吗 你怎么看?
(主答:陈祎祺 赵玉彤)
问题3.《男女有别》中提到的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的原则是什么?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是什么?“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是什么意思?
(主答:欧文熙)
问题4.《礼治秩序》中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指的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身边“合礼”却不“合理”的生活事实?
(主答:欧文熙)
问题5.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主动形成的秩序,为什么乡土社会中礼治大行其道?
(主答:冯炜婷)
问题6.文中引用“子贡欲去告朔之气羊”“颜渊问仁”和“曾子易簧”的故事,谈对古人主动服礼现象的看法
(主答:李祖渝)
问题7.《礼治秩序》中提到很多美国人认为“无政府”是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这里无政府的含义是什么?你觉得无政府的状态会不会引发社会混乱?
(主答:赵玉彤 欧文熙)
问题8.人治法治哪个更好?中国正在追求法治国家,但国际认为中国是为数不多的人治国家。人治可能会导致受贿放走坏人,也可能动之以情放过无罪之人。宋老师在课上说宁可放走坏人也不要冤枉好人,《我不是药神》等也证明人治相对来说更好,但我国为什么要建成法治中国
(主答:李祖渝、赵玉彤、欧文熙、陈祎祺)
后记
在本次读书会的分享交流中,我们认识到了在费孝通构建的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是维持乡土社会秩序的关键,同时也使男女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他们不再求同,而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生育使命,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但“男女有别”的“别”在于男女的社会角色、职责、分工各有侧重,不仅是生理上的。这样的分工能更好的使乡土社会稳定的运行下去。而在《礼治秩序》中,礼治并非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一种传统,整个社会里是维持着这种秩序。乡土社会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前提,因此其秩序可用礼来维持。但当代中国是集法治和礼治为一体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应走出传统文化中礼的藩篱,使个人行为法制化,共迎和谐社会。
第12组读书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14:30至15: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阅读内容:章节《礼治秩序》《无讼》
参与人员:陈晓琳,易思琪,黄馨荻,黄楚潆,胡笑彤,陈颖琳,吴佳霓,谢栅栅,叶敏昕,何伟晖,黎鑫,贾真,刘诗雅,邹君倩,张馨元。
主持:何伟晖
主问:何伟晖,邹君倩
记录:陈晓琳
现场参加:陈晓琳,易思琪,黄馨荻,胡笑彤,陈颖琳,叶敏昕,何伟晖,刘诗雅,邹君倩,张馨元。
方式:提前阅读然后提问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在《礼治秩序》一章中提到“所谓的法治绝不能缺少人的因素”,现代社会对法官应当提出怎么样的要求呢?
(主答:何伟晖,邹君倩)所谓的法治绝不能缺少人的因素是因为法官并不能任意下判决的,他的判决至少也须被认为是根据法律的。懂法明德,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和主观情感。
问题2:“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不必有外在的监督。”“法治是靠外在强制力……”法治能否也可以成为让人服从的内在的习惯呢?如果可以,外在的强制力能否撤去?(主答:刘诗雅,张馨元)新时代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全民的参与。要让法治成为一种思考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能够做到全民普法,良法善治,德法结合,法治也可以成为让人服从的内在的习惯。
问题3:“依着现行法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和……包庇作恶的机构了。”如何才能有效地推动法律下乡又不破坏原有的伦理制度?
(主答:刘诗雅,张馨元,邹君倩)作者在书中写道“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后记
通过对《礼治秩序》《无讼》这两个章节的内容的阅读,我们加深了对于乡土中国的社会秩序以及礼俗和法律的不相同的了解,也思考了送法下乡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不破坏传统礼俗又推动法律秩序在乡土中国建立?现代社会发法治对法律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法官应当如何应对乡土中国中的法律问题?法治是否能让人法在内心的顺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大家都有所收获。同时,这种也用浅白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法治和人治的含义,指出乡土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更是一个礼治的社会。下期读书会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的《无为政治》和《长老政治》两章。
第13组读书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21日(周 ) 10:30 至1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参与人员:肖启轩,罗思喆,陈可晴。(阮泓浩、沙建成第二次请假,陈敏玲第一次请假)
主持:肖启轩
主问:罗思喆
记录:肖启轩
现场参加:肖启轩,罗思喆,陈可晴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中国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家庭(主答:罗思喆)
问题2:中国乡土社会的‘公’于‘私’的具体含义(主答:肖启轩)
后记
本次读书会我们继续阅读了《乡土中国》的第4章差序格局,其中提到中国乡土社会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被西方所诟病。作者却指出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善经营,也不是因为中国人无能,而是在中国对群己,人我的界限怎么划分与西方并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格局的最小单位是家庭,而西方则以个人为基础。这两种社会结构就好比水中的波纹和一根根捆好的柴,代表个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分布。再扩大一点范围,对于一个小镇来说一样存在各种各样的圈子,有大有小,与外界相隔离。对于水中的波纹来说,对外的影响是不断减小的,就形成了差序格局,人并不可以解决世上所有问题,人就会注重圈内的问题而不是圈外。这种差序格局将中国的群己范围弄成相对性的,模棱两可的。而西方却是将权利义务分割好的。因此中国乡土社会就经常存在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的现象。
敬请期待下次读书小组活动
第14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展时间:2021年11月17日6: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第九到十章
参与人员
主持人:邱佳伟
记录:文婧妍
主读:乔诗雨,凌镌彤
主问:张晓茵,孜乃提古丽
其他成员:谢龙琴,邓晓雯,蒋林博,任一方,刘泽华,陈言,韦夏宜
未出席:张恒,王晓然(法考请假)
问答讨论环节
1.读“无讼”一章,为什么在乡土社会里,人们会认为讼师是挑拨是非的恶人?(主答:凌镌彤,邱佳伟)
凌镌彤:
(一)讼师业务与“无讼”精神严重背离。在统治者推行“息讼、无讼”观念的大环境之下,其任务是通过教化加上严刑峻法镇压,从而达到 “无讼”的理想境界,而讼师帮助人进行诉讼,这是一种“兴讼”的行为,与统治者的“无讼”理想背道而驰,不受统治者欢迎。 (二)讼师干扰国家司法秩序
(三)讼师构成复杂,部分素质低下
邱佳伟:
(一)在礼治社会中被看作对官员治理能力的质疑,因此受到官府的打压。
(二)统治者自上而下形成的观念,久而久之让人民形成讼师是挑拨是非的恶人的观念。
2.在“无讼”一章里(p82),为什么说“在这种情形中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主答:乔诗雨,刘泽华,任一方)
乔诗雨:
(一)判定不是基于是非和法律层面,而是基于道德。
(二)礼治社会强调了道德观念,判决多以道德的条件,以传统划定标准。
(三)之前更加注重道德,现今注重个人权利。
刘泽华:
(一)制度本身不是分辨是非,而是厘定权力。不以道德主导。
(二)礼治的核心是传统,与法治有区分。
任一方:当代判决从法治基础上考虑了道德问题。
3.读“无讼”一章,乡土社会从礼治秩序蜕变到司法秩序的过程主要遇到哪些问题?(主答:任一方,刘泽华,邱佳伟)
任一方:
(一)文章的时代背景与如今相差较大,乡土社会法治意识加强,礼治的冲突在减少
(二)乡土礼治观念强,法治是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
(三)是长期的过程,法治不断循环控制滋生的问题
刘泽华:
(一)司法权力被部分人的垄断
(二)行政权力被庇护,礼治舆论的压力。
邱佳伟:
(一)领导者自身法治意识淡薄,统治者观念转变难
(二)监管的缺乏
4.在“无为政治”一章中论述的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各自和“经济利益”有什么关系?(主答:刘泽华,邱佳伟,任一方)
刘泽华:
(一)“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是权力类型“经济利益”是权力的引诱力
(二)经济利益来自统治剥削
(三)“横暴权力”展现对抗性,“同意权力”更像社会契约的观点
邱佳伟:
(一)权力更直接相关的是掌控欲和支配欲,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
(二)对权力的支持来源于经济利益
任一方:
(一)权力本身诱惑力不大,而是而是想通过这个获取经济利益
(二)权力的压力并不是所有人接受,要看背后的利益
5.在“长老统治”一章里,对于作者“这是个‘损己利人’的工作,除了精神上的安慰,物质上没有好处”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主答:任一方,刘泽华)
任一方:维护秩序的目的来自于巩固地位的利益好处。
刘泽华:有如养儿防老,带有目的性,是为了长期的利益
加问:刘泽华提问:P99第三行,教化权力和民主和不民主的区别在哪?(主答:邱佳伟,乔诗雨,谢龙琴)
邱佳伟:
(一)民主是一个统一意见的方式,教化自上而下,必须接受
(二)民主也是教化的一个体现
(三)教化区别于专制,有间接性
乔诗雨:教化也是基于传统观念,根本上还是一个同意权
谢龙琴:教化是观念的灌输,自然而产生,民主结果是社会发展产生,不是普遍于社会。
后记
乡土社会以礼治为根本,统治者以传统观念主导,宣扬道德观,淡化了法治意识。无讼的社会这种理想境界,源于统治阶层的镇压。能够正确认识礼治和法治的区别,了解那个时代的传统道德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乡土礼治存在的原因。道德与否,才是礼治中界定对错的核心,这有别与现今法治社会的个人权利为中心。在礼治当中,权力过于集中,统治者通过各种权利,来挖掘背后的利益,这具有自然性,也是制度的弊端。长老统治者,他的各种行为,其实都已获得最大效益,巩固自身统治为基础,虽说有时并不是得到物质的满足,但是可以宣传个人道德观,巩固地位,利于长期的统治。教化权利属于统治阶层,但是统治者观念也是随着传统的教化,其实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共同的民主观念,来源于教化的共同认知,民主自身更多的是一个融合教化再教化的过程,更加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乡土社会的治理观念,道德观念和如今的延续,再与当今时代观念的对比,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讨论。
第15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9日(周二)21:15至21:5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七、八章
照片:
参与人员:李锐浩、罗沂蒙、吴彦霆、李维昊、范仪、张钰晨(请假)、韩依晓、吕嘉旭、徐家兴、郭宇霖
主持:李锐浩
主问:吕嘉旭、韩依晓
记录:李锐浩、徐家兴
现场参加:李锐浩、罗沂蒙、吴彦霆、李维昊、范仪、韩依晓、吕嘉旭、徐家兴、郭宇霖
视频参加:无
请假:张钰晨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主问:韩依晓、吕嘉旭
主答:李维昊、郭宇霖、吕嘉旭、范仪
第一个问题:(章节:《礼治秩序》)“人治“和”法治“总会被同时提及,很多人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但作者费孝通为什么说用”礼治“比用”人治“形容更恰当?(韩依晓)
第二个问题:(章节《男女有别》)乡土社会中即使是夫妻每天也不会多说一句话,他们通过熟悉的方式保持彼此之间的冷漠,这也是文化知道下的一种默契,这一冷漠式的相处模式对于维持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具有怎样的意义?(韩依晓)
回答1:
婚姻是一种样式,一种模板,不强调爱情。限制来维持夫妻生活不会破裂。既是模板也是限制。(吕嘉旭)
因为,男女事情是一种十分激烈的感情,激烈起来甚至可以冲破所有枷锁。但过于激烈的感情会影响‘稳定性‘。例如父母不同意的婚姻,小两口私奔,那么对于家庭结构破坏且不提,更严重的是影响到了“老人的威信性“。如果大家人人如此,动摇了”长老统治“的根基,也会影响乡土社会的稳定性(罗沂蒙)
保持彼此的冷漠某种程度上也能减少争吵从而使乡村的夫妻生活更为和谐 对于情感的需求减少也使得夫妻可以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对家庭或者乡村的发展中 更有利于维持乡土社会的稳定性(郭宇霖)
第三个问题:“乡土社会中资源少,人口膨胀,而资源有限,如何保持稳定“
回答1:人口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口迅速增长是发生在近现代。在乡土社会中而当人超出土地的上限的时候,迁移。
回答2:人地矛盾其实不是主要矛盾,中原国家地广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乡土社会中会出现“男女有别“的原则
回答1:生理、生产中的分工,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形成的(刻板印象)(吕嘉旭)
回答2:繁育具有社会性,农业生产中男人是家庭的支柱,所以男女地位不平等。种种说明男女的不平等的发生(范仪)
后记
情绪是我们的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状态。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但也是创造性的。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
地方社会秩序不是靠人们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但是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因为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为重;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礼教天下,天下服礼,人们需要礼的教化,且在乡土中国社会,“礼”的作用,是远远大于法的,甚至在很多“法”所触及不到的地方,需要“礼”来进行其独特作用。
每个人都有感情,每个人都要遵守礼教,这是中国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人的特点,我们的身上,更多的也是一种传承,一种维系,将乡土祖宗教于我们的,不断地传承、发扬把。
第16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5日(周一)20:00至20:3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陈家怡 陈心怡 陈嘉怡 官茹平 何钰慧 辜晓涵 郑楷
主持:陈家怡
主问:陈心怡
记录:官茹平
现场参加:陈家怡 陈心怡 陈嘉怡 官茹平 何钰慧 辜晓涵 郑楷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文中所提到的“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这两种权力有无高低优劣之分?(主答:陈家怡)
问题2:“因为皇权并不能滋长壮健,能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和平又给人口增加的机会。”怎么理解这句话?(主答:陈家怡)
问题3:“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那习惯和经验对我们来说是需要抛弃的东西吗?(主答:陈嘉怡)
问题4:怎么理解“长老统治”这个概念?(主答:陈家怡)
后记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站住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格局及其特征的阐述和解读;乡土中国,则是千百年来沉淀在华夏儿女血液里的一份浓浓的乡土情。本次读书会我们从《乡土中国》的无为政治读到了血缘和地缘共三个章节,我们在阅读后深入思考,一起走进《乡土中国》这部社会学著作,更深层次地理解了中国的乡土社会的基本格局、特征以及传统社会的一些风俗人情等,也更能从根本上理解沉淀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乡土情怀。我们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乡土社会的理解,每个人都受益良多。
第17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8日(周四 ) 19:00 至 20 :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李欣霖 柳宝怡 李曼瑄 王佳音 林辰 胡佳怡 李佳诺
主持:王佳音
主问:全员主问
记录:柳宝怡
现场参加:李欣霖 柳宝怡 李曼瑄 王佳音 林辰 胡佳怡 李佳诺
视频参加:无
方式:提问及回答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的特征 (主答:林辰 李曼瑄)
问题2:对于作者指出的我国在差序格局的社会影响下,价值标准是无法超脱于人伦而存在的。大家对此有何想法呢?(主答:王佳音 李曼瑄)
问题3:对于家族变迁的理解,从宗祠族谱的传承到如今,有了什么样的变迁及原因(主答:戴光敏)
问题4:对家法的感受(主答:李欣霖)
后记:本次读书会中,小组成员围绕《乡土中国》第五节内容展开讨论,交流了彼此对于道德人伦、家族变迁及家规家法等内容的看法,分享了彼此在过往生活中对于家族对于习俗等内容的经验,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了解到其他地方的乡土风俗与特色,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时代变迁带来的乡土层面的变化,在会议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读书会也给大家提供了思维碰撞的机会,在提问与讨论中,不断扩展着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第18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7日(周三 )18 :30 至20 :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陈梓盈、李嘉宜、潘可佳、孙彤瑜,顾欣苗,李曦,陈锦昀
主持:潘可佳
主问:陈梓盈、李曦、顾欣苗
记录:李嘉宜
现场参加:陈梓盈,李嘉宜,孙彤瑜,潘可佳,顾欣苗,李曦,陈锦昀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男女有别》中所说的男女关系在今天中国社会仍存在吗
(主答:潘可佳、孙彤瑜)
问题2:《礼治社会》中的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
(主答:陈锦昀、李嘉宜)
问题3:法治和礼治发生在是哪两种社会情态中?
(主答:潘可佳)
后记
男女有别的观念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中国人心中的,即使是在当代社会中这一观念仍是影响深远。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这种社会它追求稳定,不需要男女之间激动性的感情,在这一社会中,乡下人家族观念浓郁,而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结合,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根深蒂固。
在礼治秩序这一方面,乡土社会是一个不依靠法治来维持秩序的社会,这边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社会,而是一个礼治的社会。“礼”是乡下人所公认的行为秩序,礼和法不同,法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人主动来服从,但此前提是传统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所以礼治社会是稳定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第19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 9日(周二)5:40至6:4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6-7章)
参与人员:
主持:林燕璇
主问:向谦时 黄书锐 叶秋君
记录:周婉萱
现场参加:徐裕嘉、谢心怡、周婉萱、叶秋君、梁佳豪、黄书锐、牛浩原、向谦时、林燕璇、李璐岑、钟姗珊、李俊、张楚涛
(梁佳豪、牛浩源、张楚涛请假)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如何理解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结束抚育?(叶秋君)
主答:钟姗珊、李璐岑、徐裕嘉
问题2如何理解家族一章中西洋家庭与我国乡土社会家庭中主轴内涵的差异(向谦时)
主答:李璐岑、林燕璇
问题3 传统中国人“感情的淡漠”的历史成因是什么?(黄书锐)
主答:李璐岑、徐裕嘉、林燕璇
问题4“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此句如何理解?(黄书锐)
主答:钟姗珊、向谦时
后记
本次的读书会我们阅读了《乡土中国》的第六章“家族”和第七章“男女有别” ,并针对阅读文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答;其中,我们重点探讨了东西方家庭的特点。
西方家庭的主要功能是生育,夫妇是家庭的主轴、子女是配角,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家庭的凝合力量,作称其为“生活堡垒”;乡土社会中的“家”则是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父子是主轴,夫妇成为配轴,这两轴都因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这次的读书会虽然请假的成员比较多,但是剩下的成员仍然热情参与,积极讨论,相信我们会把读书会越办越好!
第20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16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第四章:差序格局》
参与人员:简笑天、车颖怡、赵志良、木扎帕尔、欧阳谨轩、肖倩
主持:简笑天
主问:车颖怡、赵志良
记录:肖倩
现场参加:简笑天、车颖怡、赵志良、木扎帕尔、欧阳谨轩、肖倩
视频参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东西方团体格局的差异形成的原因(主答:赵志良、欧阳谨轩)
问题2:有钱的人圈子的更大,穷的人圈子更小(主答:简笑天、欧阳瑾轩)
问题3: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中的自我主义(主答:赵志良、肖倩)
问题4:公共环境卫生怎么解决(主答:肖倩、车颖怡)
问题5:为什么说西方人在捆柴、中国人没有(主答:肖倩)
问题6:为什么说乡土社会没有国家的概念(主答:简笑天、赵志良)
后记
大家讨论了章节名“差序格局”的含义,有成员提到在西方更强调“公民”的概念,宗教方面与东方也有很大的不同,所谓的差序就像一个圆,圈子的中心是自己,因不同的生活需要,圆的半径会发生变化,或变大或缩小。但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文中提到有钱的人圈子更大,有句俗语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穷到闹市无人问,富到深山有远亲”。在最后一个问题中,大家总结了乡土社会中没有国家的概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想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另外加上乡土社会信息闭塞,根本不知道还有别的国家存在。读书会的尾声,大家都期待法考结束后,与成员一起碰撞出更大的思想火花。
第21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 19日(周五 ) 19 :00 至 20 :2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刘欣雨;
主问:杨景晖、邝荣耀、郑楠泓;
记录:乐明
考勤人员:刘欣雨
现场参加:刘欣雨、杨景晖、鲁晓娟、胡丽莎、王韬、乐明、郑楠泓、陈曦、邝荣耀、丁宇倩、徐清秀、梁凤桃
阅读章目:男女有别 125
礼治秩序 144
无讼 161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礼治秩序】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有按照传统去做,生活才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有可能受挫,试结合本章内容分析原因。
(主答:邝荣耀)
问题2:[无讼]如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主答:杨景晖)
问题3:[男女有别]书中关于男女有别的观点 是否适用于今日(主答:鲁晓娟)
后记
本次读书会顺利进行,小组成员积极讨论主问所提出的问题,其中问题三引发了小组成员激烈的讨论。在此问题中,我们开始思考《乡土中国》一书的时代局限性,在当时语意与环境下得以成立的命题,在如今是否仍然成立?书中提出了男女有别的观点,而在当今提倡男女平权的时代,男女之间的区别被弱化,此时在男女之间建立联系是否还会冲击先如今的社会关系成为了我们讨论的焦点。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虽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但我们对问题进行了一个深入的思考。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发现本书依旧有强大的魅力在于给我们提供思考的角度,一些思考以及研究的方式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第22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 月 17 日(周 三) 10:00 至 1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
参与人员:庞茗琪 陈彤 黄显森 李珈珩 吴伟豪 吴璋涛 胡欣楠 马浩然
黄海洋 李秋菊 董显佳 邓曦彤
主持:黄海洋
主问:吴伟豪
记录:庞茗琪
现场参加:庞茗琪 陈彤 黄显森 李珈珩 吴伟豪 吴璋涛 胡欣楠 马浩然
黄海洋 李秋菊 董显佳 邓曦彤
远程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在《无讼》这一章中关于传统礼俗判断与司法判决相冲突的问题,你是怎么看待的? (主答:黄显森)
2.看完《无讼》这一章,造成乡土社会中长久无讼的传统礼俗的原因有哪些?
(主答:董显佳陈彤)
3.看完《无讼》这一章,谈谈可以做些什么来使乡土社会法治化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法治社会的形成。(主答:马浩然)
后记
在无讼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谈到了乡土社会中关于讼的问题。在封建帝制时代,讼师的地位便是较低的,地方官便是父母官,遵循儒家的教典,以教化来维持礼治秩序。在乡土社会中,由于时间上的历代延续,空间上的根深蒂固,这种教化的传统也依旧保留了下来,同时需要意识到乡村的调解是一种教育过程,维持礼治的力量仅仅在于这个礼俗社会中所看重的良心,这也是礼治秩序讲究修身克己的结果。但是这种传统礼俗与现行法有所冲突,当代法官不会以道德作为判决的出发点。法官的职责不在于教化人,而在严格依法判决,厘清人的权利与义务以此维护法律的尊严。这也是现行司法制度破坏了传统的礼治秩序导致不能有效建立现代法治秩序的重要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社会空间上的隔绝被打破,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会更加多元,思想也会更加现代化,法治观念会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的法治社会的建设也必然会不断发展。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23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 19日(周五 )11 :40 至 12 :2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
参与人员:张晓琳、廖文静、刘颍、黄佳琪、王漫琳、麦尓孜亚·买买提、曾鑫、谭晨雨、梁慧珊、郑朋苗、肖凯丹、蒋乐怡、赵泓俣、王野、陈秋薇
主持:张晓琳
主问:张晓琳
记录:张晓琳
现场参加:张晓琳、黄佳琪、王漫琳、麦尓孜亚·买买提、曾鑫、谭晨雨、梁慧珊、刘颍
视频参加:廖文静、肖凯丹、蒋乐怡、赵泓俣、王野、陈秋薇、郑朋苗
方式:全员共读第八章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大家一起读了第八章后,你如何理解“礼治”和“法治”?
(主答:谭晨雨、梁慧珊)
问题2:“礼治”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主答:谭晨雨)
问题3:读完本章节后,你认为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对如今社会的治理有什么借鉴或参考意义呢?(主答:梁慧珊)
后记
费孝通先生认为: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满足需要的愉快了。这种现象在上世纪乃至以前的中国乡土社会是十分常见而且受用的,因为当时技术的更迭,社会的发展非常缓慢慢,40年代的乡村和清朝时期的乡村区别不大。但是如果在21世纪这个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年代,乡村里的人们有这样的想法,那将会是社会所抛弃的对象,因为他们的父辈靠种地没有留下太多的资本,年轻人仅靠种地是很难养活自己的。他们自己也不甘心留在乡村这一隅,所以他们到城市打工,没有走父辈的老路,也很少能获得人生的经验。他们可能会因此迷茫压抑,日子过得昏天暗地,最终的归宿可能还是城市的底层劳动力,或者是“三和大神”。显然这一切也不能太悲观,总有人与浪潮背行,虽然城乡各种资源的差异都很大,但是乡村人也有可能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高考走出乡村,在城市工作栖息不再回去。这里所说的“回去”是他们一切的生产活动只在城市进行,不再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行为上的逃离。接着乡村的老龄化,留守儿童的问题就会凸显其严重性,具体数据想必可以不过多赘述。现代的“乡土人们”上赶着去城市,逃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然而只不过是从一个“平和”的漩涡去到另一个更加“湍急”的漩涡中心。
第24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18:00 至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何诗瑶,赵丽欣,陈湘彬,詹嘉琪,枞榆瑶,周思睿,张闽,方媛葶,李晨旭,谢星月,陈臻一,王宇汛,林晓昕,王征宇,邓丽莎
主持:张闵
主问:周思睿,何诗瑶,张闽
记录:邓丽莎
现场参加:何诗瑶,赵丽欣,陈湘彬,詹嘉琪,枞榆瑶,周思睿,张闽,方媛葶,李晨旭,谢星月,陈臻一,王宇汛,林晓昕,王征宇
视频参加:邓丽莎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私”和“己”两个概念在《差序格局》中频繁被提到,请你谈谈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主答:陈臻一)
问题2:在中国乡土社会中是如何体现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主答:周思睿)
问题3:为什么说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设个稳定的文化(主答:李晨旭)
后记
根据书中观点,权力可以大致分为两派,即偏重社会冲突的一方和偏重社会合作的一方。作者从两方进行分析,将两者分别称为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同时,作者指出,这两种权力并不冲突。并从中说明了从权利中得到的利益是受人们喜欢的而非权力本身。并且,乡土社会在皇权的维持中,确立了无为政治的思想。其后,书中从社会继替一词延伸到人所要尊重的规律,指出使人们服从这规律的并非同意权力,亦非横暴权力,而是一种社会契约,且这契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更像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力,这种教化性的权力即是长老统治。作者提到血缘社会的基础是长幼之间的社会差次,而生育是社会持续的必须,由生育所引发的血缘关系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则是血缘的投影,且血缘性比地缘性更加显著。并且,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地缘从商业中发展出来,是社会契约的基础。
第25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5日(周一)17:40-18:4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梁静
主问:吴子昊、李子欣
记录:李慧伶
现场参加:李慧伶、李子欣、黄雨晴、伍嘉琪、吴子昊、张旭慧、周天骐、曾铭、梁静。
研究生司法考试此次免听。
方式:全员轮流读
阅读章节
第七章 男女有别
第八章礼治秩序
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第七章
1.浮士德式的定义是什么?P26(主答:曾铭、张旭慧、李子欣)
2.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怎么理解?(主答:黄雨晴、吴子昊、曾铭、张旭慧)
3.一般人民更会把天国现世化;并不想把理想去改变现实,如何结合当时情景理解这句话?(主答:黄雨晴)
第八章
1.礼和道德的区别?(主答:黄雨晴、吴子昊、张旭慧)
2.法治可以应对当下的情况,那礼的作用是什么呢?(主答:伍嘉琪、李子欣)
3.文中礼的定义和以前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吗?(主答:张旭慧)
4.礼在健全的法治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主答:周天骐)
后记
费老在男女有别和礼治秩序讲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问题,和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道德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的问题,费老细腻的语言和横纵向的对比让我们深刻认知当时乡土社会的内里,这次读书会我们细读了这两章,经过讨论了解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与礼之间的深层关系,男女有别在乡土社会的形成原因,还有为何乡土社会何亚普罗式都强调秩序,乡土社会中个人已经融入到集体家族中,因此经验的传递总是稳定的,乡土社会就是一个以礼维系秩序庞大而又有序的亚普罗式社会。
第26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13:00 至13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参与人员:卢瑞云 艾萱 高新宇 许焕发 梁丽勝 吴嘉颖 张泽煌 余亿婷
主持:卢瑞云
主问:张泽煌 刘铠琳
记录:许焕发
现场参加:卢瑞云 艾萱 高新宇 许焕发 梁丽勝 余忆婷 张泽煌 吴嘉颖
视频参加:无
因事请假:刘铠琳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一:《无讼》中为什么一讲到讼师,总是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回答:乡土社会里重视礼然后,然后别人都知道所以说有一些错误,大家都是人心里都是统一的一个想法,他有错就是有错,而讼师就是,有点像是一个无罪辩护的那种角色,然后在人人都认为他有罪的情况下,你要做无罪辩护,就有一点搬弄是非的意思,就总会让人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性。(主答:梁丽勝)
问题二:礼和道德,礼治和德治的区别?
回答:礼有一些是不太好的东西,就是乡土社会的包袱之类的,然后和道德,就是有比较相似的地方,但是德治的话,就会比较合理。(主答:余忆婷)
后记
阅读完了《乡土中国》的8,9章,给予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这段过去中国社会和历史,认清了乡土社会中德治与礼治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他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在研读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许多社会学的概念,开辟了许多全新的视野。
阅读完这三张,给了我们更多更新的看问题的视角,期待下一期的读书会。
第27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20 日(11周 )19 :00 至 19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李福庆、任耀、郑伊桐、蔡晓琳、梅雅雯、庞诗蕊、廖依婧、陈佳毅
主持:李福庆
主问:梅雅雯、庞诗蕊、廖依婧
记录:蔡晓琳
现场参加:李福庆、任耀、郑伊桐、蔡晓琳、梅雅雯、庞诗蕊、陈佳毅
视频参加:廖依婧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作者提到“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请具体谈谈改革的措施(主答:任耀)
问题2:第十二章中“这两种看法都是有依据的,并不冲突的,因为在人类社会里这两种权利都存在”,“譬如说美国,表面上是偏重同意权力的,但是种族之间,事实上,却依旧是横暴权力在发生作用。”将两句话结合起来,具体说说后一句话是如何表现前一句话的,即如何理解在美国两种权利的存在。(主答:郑伊桐)
问题3:第十二章中“而且在事实层里,统治者,所谓政府,总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力,不过是配合的成分上有不同。"如何理解政府的偏重社会合作方面的权力?(主答:郑伊桐)
后记
本次读书会我们小组围绕“无讼”和“无为政治”这两章展开讨论。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乡土社会中对案件的评判往往依靠道德伦理,而现代社会推行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乡土社会中的权利大致可分为偏重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利和偏重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利。在人类社会中,这两种权利都存在,而且在事实层里,统治者,所谓政府,总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利,不过是配合的成分上有不同。这两种过程常常是互相交割,错综混合,冲突里有合作,合作里有冲突,不很单纯的。
第28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17: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卓杨
主问:李扬梦,王霜,苏政闻
主答:缪美红、马乐红、卓杨、艾丽努尔
记录:叶力嘉
现场参加:卓杨、王乐乐、缪美红、马乐红、艾丽努尔、苏政闻、李扬梦、贺全燕、叶力嘉、王霜
所有人轮流阅读
阅读章节
第八章 礼治秩序
第九章 无讼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大家怎么看待“道德法律化”这个问题(主问:王霜)(主答:卓杨,叶力嘉)
2.书中说“现有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我们该怎么更好地把司法制度融合于礼治秩序中?司法制度是否需要完全取代礼治?(主问:马乐红)(主答:缪美红,艾丽努尔)
3.怎么区分人治、礼治、法治?(主问:卓杨)(主答:王乐乐,贺全燕,马乐红,缪美红)
4.书中说到“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大家怎么想呢?(主问:苏政闻)(主答:马乐红,贺全燕)
后记
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我们着重于第八、九章的内容进行阅读讨论,其中我们对法治、礼治和司法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讨论认为,当今法治和礼治的融合需要在时代大环境的背景下思考,减少法治、礼治融合过程中的冲突可以从发展经济、提升教育水平等角度进行改进。
另外我们也探讨了“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这个观点,和“道德法律化”有部分相像的地方在于,书中有写到秩序或法律的建立背后会收到人性的影响,大家对此有多种观点的输出,但最后认为法律是人性道德的最低底线,制定法律是维持社会基础秩序,而社会的更多秩序是需要不断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认知来慢慢成文维系的,以此达到人性与规则之间的平衡。
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气氛热烈,与会同学收获颇丰。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敬请期待!
第29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16日(周 ) 21 :00 至 22 : 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何旭东、侯旭、沈科迪、蔡金璇、陈可、刘嘉怡、廖颖琪、黄娉、美合日古丽、王卓如、刘松、杨雁、王俊、蒙秋怡
主持:何旭东
主问:侯旭蔡金璇何旭东
记录:何旭东
现场参加:何旭东、侯旭、沈科迪、蔡金璇、陈可、刘嘉怡、廖颖琪、黄娉、美合日古丽、王卓如、刘松、杨雁、王俊
视频参加:蒙秋怡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怎样理解第三章中的时间上的间隔(主答:王卓如、刘松、杨雁、王俊)
问题2:在差序格局中,国人的观念是如何转变的(主答:王卓如、刘松、杨雁、王俊)
后记
这周是我们小组人到的最多的一周,研究生友友们几乎都到了,同时在听取了他们的一些意见之后,我们也决定要加快进度一周读两章的内容,以求在这学期结束时再多读几本书。
在本周的讨论过程中,研究生友友们疯狂输出,解答着我们的疑惑,而且讲解的角度也非常好,我们也能很好地去理解。同时他们也会结合着自身地经历去给我们拓展一下知识,这也让我们醍醐灌顶,可以说这次地小组讨论是这几周以来最成功的一次了
最后,下次的小组读书会时间仍是一个难题,时间还是难以协调,人员还是不能够到齐,但我希望研究生们都能到场,给我们解答疑惑,一起交流交流思考。
第30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19日(周五)17:00 至18: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8至10章
参与人员:许泽铠、刘智宇、林颖斌、林星晔、高田田、李思璇、杨依琳
主持:许泽铠
主问:林星晔、高田田、许泽铠
记录:林颖斌
现场参加:许泽铠、刘智宇、林颖斌、林星晔、高田田、李思璇、杨依琳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乡下人为什么怕打官司(主答:高田田、刘颖、刘智宇、林星晔、林颖斌、李思璇、许泽铠)
2.在以前社会,礼俗与伦理发生冲突你会怎么做?(主答:高田田、李思璇、林星晔)
3.在集市上不顾血缘进行交易?(主答:林星晔、刘智宇、高田田、李思璇、许泽铠)
后记
作者指出血缘社会正在向地缘社会转变,使差序格局在商业上无用武之地,遇事不总套交情,有时候陌生人之间的交流甚至更使人舒适。因为在血缘社会下,我们社会关系上担负了太多。乡村的集市提供了陌生人交流的土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们熟人社会离不开的人情,让更多的理性在乡土社会中萌芽,这当然算是好事。不过随着集市的发展,那种各分子之间靠互相拖欠人情的来社交的方式仍然存在。并没有像作者所说的“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我把这里的‘血缘’理解为熟人并不会引起误解。举个例子:时至今日,商业中也已经充满了熟人社会的影子。我们买东西总会说“这次便宜点,下次还来”,乡村集市砍价的现象更甚。甚至说,因为社会分子少,参与集市的人基本固定不变,一来二去又陷入了熟人社会的恶性循环。在者,作者过分夸大了乡村集市的作用,原本有血缘关系的人在集市中真的可以以陌生人的方式进行商业活动吗?甚至可以说,他们必然在交易过程中有所交流。其实把这个集市看作是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转变的载体多少是有点不恰当的。虽然我们对这种转变乐见其成,不过乡土社会中理性的占比确实少的可怜。
第31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5日(周一)18:30至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陈泳诗
主问:张艺元
记录:饶燕
现场参加:陆荣泽、陈冠池、蔡展铧、方颖心、林文科
视频参加:无
请假:刘颖
方式:主读黄丹林同学带领大家共同读书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第一段):结合一下之前看过的章节,请大家思考一下“无讼”反映了乡土社会怎样的特点?(主答:蔡展铧、林文科、方颖心)
问题2(第七段):“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结合本章内容,大家对这种“调解”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主答:方颖心、陆荣泽、蔡展铧)
问题3(第十二段):“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无讼可以理解为一种乡土传统,那么乡土社会的这种无讼传统需要被保护吗?(主答:陈泳诗、蔡展铧)
问题4(第十三段):“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那么怎样做才能够帮助在乡土社会建立法治秩序呢?(主答:方颖心、林文科、陈冠池)
后记
在乡土社会礼治的环境下,个人从小就熟习社会规则,长期的教化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再是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自动地守规矩,不再有外在的监督乡土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乡村里所调调解(旧时叫作评理),也是一种教育过程。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法律的用意在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现代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作一种固定的,法律也得随时间而改变内容。律师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
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里,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法治在乡土社会要想实行,就必须要平衡好法律和礼治秩序的天平,否则可能法治未成礼治先破,就会造成乡土社会的混乱。而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若干法律条文和法庭,更重要的是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要先有一番改革。
第32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19 日(周五 )20 :00 至 21 :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七章
参与人员:
主持:吴依雯
主问:邓凯滢
主读:顾孙楠
记录:吴依雯
现场参加:吴依雯,顾孙楠,黄泳茵,邓凯滢,杨培芸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作者笔下的男女有别如何理解? (主答:吴依雯)
问题2:乡土社会中为什么会出现男女有别? (主答:杨培芸)
问题3:本章中提到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怎样的区别?(主答:黄泳茵)
后记
在第七章中,作者提出了两种社会观,一种是阿波罗式的,这种模式认为世界自产生便是完美的,人只需要接受它并且维持它,然而由于人类的能力不足,这个社会其实是在逐渐走向衰败。第二种是浮士德式的,这种模式认为冲突才是存在的意义,因此生命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地克服阻碍,不断地改变。
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他并不想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因此也并不想让男女互相了解,于是男女有别这个事实便不断的加深,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他们只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工合作。但是由于男女之间差异太大导致了很多的问题,所以人们更倾向于在同性集团之中寻求自己的位置(作者甚至有一点同性恋是中国传统的意思),因此在乡村社会中家族取代了家庭,家族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构成了基本社群。
这一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很多,对我们的启示也很大。可以说在现代社会这个浮士德文化中,由于男女之间沟通交流很多,其实性别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是被不断淡化,也就造成了很多人说的“男不男女不女”。所以这种情况有可能也是一种进化?同时也有很多突破了性别鸿沟的人拒绝被性别定义。
第33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9:00—1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阅读章节:第四章 差序格局
参与人员
主持:郭露阳
主读:徐筱萱 刘雅萱
记录:徐淡如 邓雅馨
现场参加:全员参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如何理解书本31页“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主答:岳晓玲 夏诗雨 陈佳曼)
问题2:书本32页写道:“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那么差序格局和孔儒之道究竟是谁影响了谁?(主答:李旖琳 张陆谊 丁香元 )
问题3:书本34页提到西方国家的格局决定他们将国家变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团体,那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在差序格局下仍然拥护国家呢?(主答:王宇彤 沈雨昕 陈熙彤)
后记
本文主要围绕“私”开展,并比较中西方社会公与私的文化差异,并且提出了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开篇先以具体例子引出中国社会对私的划分,进而与西方对私的划分做出比较,并认为西方社会属于团体格局。并且结合了儒家道德系统的话语,进一步论证中国乡土社会传统结构是以“己”为中心的,由己向外推出去,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第34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9日(11周 ) 20:00至 2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五章
参与人员:
主持:李佳
主问:连宁昕 李佳 李景鸿
记录:李勇志
现场参加:刘果林、周孝、孙易、李景鸿、李勇志、李佳、连宁昕、岑静、陈皙玉、陈靖妍、黄诗婕
请假:郑安乔、宋娇妹、王婷婷
视频参加:孙丽芳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本章最后提到,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那么墨家所构建的组织是否更接近西方的团体格局呢?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期同为显学,为何最后墨家逐渐没落,但儒家思想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主流思想?除了墨家本身的学说具有其矛盾性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这是否说明儒家推崇的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道德观念,更符合古代中国社会呢?
(主答:李佳、李景鸿、陈皙玉、陈靖妍)
问题2: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对公众人物作出的有违道德的事情进行批评,这是否说明现在我们的道德观念更高了呢?是不是说明我们的道德观念比起曾经用以系维私的道德观念来说,有了某种程度的改变呢?
(主答:陈皙玉、孙易、刘果林、岑静)
问题3:文章中提到,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道德感较高的人往往行事较为克制,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但也存在着被道德束缚压迫的可能性;而缺少道德或道德感低的人往往行事较为无顾虑,考虑得较少,给人一种无所拘束无所谓的感觉,有甚者甚至还能在其中获利,请问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差异的?在当下的社会,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坚守自己的道德感呢?如果要坚守,该怎样把握这其中的度呢?
(主答:孙易、刘果林、陈靖妍、李景鸿、黄诗婕、连宁昕、陈皙玉、孙丽芳)
问题4:文章中提到,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请问就团体而言,它对于个人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是否有夸大的嫌疑呢?其神与信徒的象征关系是如何表现或体现出来的呢?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着脱离团体,依然活得逍遥又自在的情况呢?
(主答:孙易、连宁昕、陈靖妍、刘果林、周孝、陈皙玉、孙丽芳)
问题5:文章中提到,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这种情况在现实社会中,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或例子吗?如果你是团体的一部分,在遇到这种冲突时,你会怎么选择呢?请说明理由。
(主答:陈皙玉、连宁昕、刘果林)
问题6:“神对每个个人是公道的,是一视同仁的,是爱的;如果代理者违反了这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失去了代理的资格。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概念。”这里的“不证自明的真理”指的是什么?“于是”又指的是什么?先有国家还是先有宗教?
(主答:连宁昕、李勇志、孙丽芳)
后记
通过阅读《乡土社会》第五章,中国古代之所以选择儒家作为主流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不是其它思想,就是因为其蕴含的礼制规范能够很好地且温和地约束人们,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同时也解释了为何中国本土没能产生宗教。在乡土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而是靠“礼”,其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适应。个人之于团体的关系就像信徒之于神,团体由个人组成,神由信徒创造,一旦每个个体无视团体或是信徒不再信仰神,那么团体和神也将不复存在。现代社会团体对个人的作用越来越大,个人从团体中获益,也离不开团体,但当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冲突时我们往往想为私,但压力迫使我们做出妥协。人们基于插叙格局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主体根据与自己远近亲疏的不同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差序格局对于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第35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8日(周一)8:00—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持:耿东杰
主问:林梦雪、温夏渝、蒋明亮、邵志中等
记录:高树伟
现场参加: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李松乘、温夏渝、林梦雪、蒋明亮、邵志中、高树伟、耿东杰、李港都、付馨漫
方式:全员轮流读
阅读章节
第六章.男女有别
第七章.礼治秩序
问答条论环节
本期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中国传统感情定向为什么偏向于同性方面去发展?主答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耿东杰
2.怎么理解“人治、法治、礼治”的概念?主答温夏渝、林梦雪、付馨漫、李松乘、蒋明亮、邵志中、高树伟、李港都
后记
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其实,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因为熟习所引起的亲密感觉。乡村社会是一个孤立的小天地,人们互相了解,同代人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年长的人同样了解年轻人的生活,因为稳定不变。由于永远划分着人们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因此这个社会强调的就是“男女有别”。乡土社会的家族式一个绵续性事业社群,以同性为主轴、异性为副轴。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向于同性方向去发展。家族代替了家庭。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是没有法律传统的,传统相比于现代社会更为重要。礼治在传统社会中时比较有效的。但是在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如果环境改变,所应付的问题需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需要大家接受一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是法律,成了“法治”。
尚闻读书小组第四次会议
主持:赵子炫
线下参与:赵子炫、高颖斌、梁雅诗、翟浠潼、谭心怡
线上参与:林韵、谢智烁、谭静,黄家颖,曾俊荣,李鑫,刘淑平
读书所得
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拖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这句话体现出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在乡土社会这种要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法治并不是必需品。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沿用前人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与方案,于是人们对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传统因而显得很重要。
2.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
3.我认为句话有失偏颇,实际上有些时候人类被极端情绪掌控时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新闻上经常出现一时气在头上就做出事后后悔的行为的人,法律上有“过失”这一说法。也就是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但是人并不一定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志。
4.当然,大部分时候精神状况稳定的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
5.所以从另一方面这一条也告诫我们要戒骄戒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做出令人后悔的事情。
6.就前两篇而言,虽有部分观点已经过时了(比如乡村固化,人口流动变化较小;中国人的信用很好之类的说法),但是整体感觉作者的概括还是挺全面的,同时也没有对乡土人的鄙夷和不屑,很客观地探讨了乡村的社会结构特点,很到位。
7.为何费孝通说乡土社会通过欲望便可以融事自洽,不需要理性和计划的束缚。
8.在十九世纪发生了一种理论说,每个人只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地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洽的秩序。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理论多少可以说是正确的,正确的原因并不是真是有个“冥冥中”的那只手,而是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在乡土社会中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但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于是产生“需要”,因之有了“计划”。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小结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法律可依据,而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但无“法”并不会使乡土社会混乱不堪,因为有“礼治”的维系。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它本和法律无异,不同之处在于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样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法”由外而内约束人,“礼”由内而外控制人。“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第37小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21日(周日)18 :00 至19 :1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王浩枫 邱国铧 冯嘉萤 郑婷婷 赖佳宁 廖骏杰 张书仪 韩凯茵
张嘉欣 徐滢 王玉丹 周逸雯
主持:王浩枫
主问:郑婷婷 廖骏杰 韩凯茵 徐滢
主读; 赖佳宁 冯嘉萤
记录: 邱国铧 张书仪
现场参加:王浩枫 廖骏杰 赖佳宁 张书仪 冯嘉萤 郑婷婷
视频参加:韩凯茵 张书仪 张嘉欣 王玉丹 周逸雯 徐滢 邱国铧
方式:全员整体感知所读内容后,由两个主读选取部分重点段落进行朗读,主问提出问题,组员之间进行讨论并由主答整合观点进行解答,最后各自分享心得体会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无讼”在乡土社会的体现?(主答:郑婷婷)
问题2:怎么理解横暴权力、同意权力和教化权力?(主答:韩凯茵)
问题3:如何理解乡土社会的“礼治”?“礼治”与“法治”的区别是什么?(主答:张书仪)
问题4:乡土社会是“无治而治”的社会吗?(主答:徐滢)
后记
通过本周的阅读和讨论,我们认识到所谓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是在人和法上,而是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而乡土社会是一个“无法”的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靠国家权力来推行,而礼靠传统来推进。传统是社会积累的经验。如果我们不探究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只按照传统的规定的方法做,而且抱有一定要这样做的信念时,这套行为就成为我们所谓的礼仪了,而礼就是按照礼仪来做的意思。所以礼治产生的前提也就是传统可以有效应对生活问题;另外,在一定程度上“礼”与“道德”也不甚相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礼是靠个人习惯来维持的,而不是靠有形的外来权力机构的压制;再者,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产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因此,我们在推进法治秩序建立的同时,还需要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的变革。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的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敬请关注!
第38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5日
地点:明律楼815
阅读书籍:《独自上场》李娜
参与人员:陈芷洋,李小菲,冯政,孙震宇,余得凯,谭健,蒋延之,胡芸梦,熊潮引,苏日耶。
主讲:苏日耶、冯政。
核心提问者:胡芸梦,熊潮引,蒋延之。
朗读章节:《独自上场》第一章 、第四章
问答环节:
Q1:怎么看待网暴?(提问者:蒋延之)
Q2:生活中我们是否都在独自上场?(提问者:谭健)
Q3:是不是只有当犯罪的代价远大于犯罪的成本时,犯罪现象才能减少?(提问者:胡芸梦)
后记
《独自上场》是“网坛一姐”李娜的自传,讲述李娜30年的人生故事。其中包括她与众不同的成才之路、跌宕起伏的赛场传奇、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那些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以及站在巅峰之上的人生感悟。
李娜的成长之路是中国广大运动员的一个缩影:严苛的教练、“大局为重”的团队决策她也一样都经历过,但相比于一般运动员,李娜更加的坚持执着,年幼父亲去世,便开始独立担当,独自闯荡网坛,坚持不懈,终于29岁才第一次拿到“大满贯”,更是经历过很多伤病的困扰,做过三次手术,依然能坚持到32岁“高龄”才退役。
整本书语言非常朴实直白,很有运动员的风格—没有什么罗里吧嗦的装饰性文字,从文学性上来看,并没什么特别有趣的故事,略显单调。但是通过这本自传,能够让人学习了解到顶级运动员的成长历程,各个不同阶段比赛期间的心路历程和平时的训练计划。
第39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8日(周四)7:30至8: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九章《文字下乡》第十章《再论文字下乡》
参与人员:杨培慧、江淑琪、林子钰、李语馨、杨晓铎、陈妍臻、陈莹莹、莫舒琪
主持:陈莹莹
主问:杨培慧
记录:林子钰
主读:全体成员
现场参加:全勤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主答:杨佩慧、陈莹莹)
问题2:乡下人不识字,是否是因为他们并不像城里人一样有识字的需求?(主答:江淑琪、林子钰)
问题3:在城里人看来乡下人的“愚”体现在哪些方面?(主答:杨晓铎、陈妍臻)
问题4:结合书中内容,举例论证,用城市孩子和乡下孩子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的不同优势。(主答:李语馨、莫舒琪)
后记
在阅读中,我们进行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明白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所想要表达的期冀。我们小组探讨了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可能的原因是乡土社会没有需要和练习的机会。同时联想到了现如今仍存在的部分城市人瞧不起农民工的问题是否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有一定的历史相关性;同时针对寒门可出贵子等事例,我们清楚的明白城里人和乡下人智力不一样的说法实属无稽之谈,留给现代人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弥合城乡之间资源的差异,真正做到城乡一致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身为年轻一代,我们需要努力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去思考去联系理论与现实,创设新的实践高地,也许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这本著作中所一直企盼的吧。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40组读书会第四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8日(周四) 19:00至2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章节:《差序格局》
参与人员:林梓雯 刘君琳 施仪欣 陈映彤 赵一妙 胡铭 黄展涛 钟宇凯 杨舒文 刘镕赫
主持:陈映彤
记录:林梓雯
现场参加:林梓雯 刘君琳 施仪欣 陈映彤 赵一妙 胡铭 黄展涛 钟宇凯 杨舒文
线上参加:刘镕赫(视频通话)
方式:先通读 再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差序格局》第二段中“于是像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逐”,如何理解?(主问:赵一妙 主答:黄展涛 胡铭 )
问题2:构成差序格局的因素是什么(主问:刘君琳 主答:刘镕赫)
问题3: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区别(主问:施仪欣 主答:黄展涛 刘镕赫)
问题4:为什么书里说,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人与人的界限难道不是很清晰吗?(主问:刘镕赫 主答:钟宇凯)
问题5: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如何理解这句话?(主问:胡铭
问题6: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是什么?(主问:赵一妙 主答:陈映彤
后记
本文中将公德心和自私心类比良币与劣币,形象地解释了公地效应。人们以付出为牺牲,因而人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因此人们的自私心战胜了公德心,和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
差序格局与乡土本色息息相关。人与土地紧密相连,人的流动是阻滞的,逐渐形成了稳定而封闭的聚落。这些聚落慢慢发展,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便为差序格局奠定了社会基础,差序格局在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紧密相连时逐渐形成。
个人主义是相对于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是平等的,每个人在社会中是平等的你我他,是互相尊重的。自我主义是完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或者说是完全的利己的,因而可能不一定能尊重彼此的权利即保持平等的观念。
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即每个个体之间对于自我的认知有所不同或者说因时因地有所不同。自我主义的伸缩性即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范围有多大,可以类比家的伸缩性这一概念。另一个观点,自我主义的相对性与伸缩性可以类比解释,即某个意义上,相对性即伸缩性,他们在某一程度由一样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