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丽湖·悦读人生”读书会第二期简录
2021-11-11信息来源:
编辑:学生1审核:

“书香丽湖·悦读人生”读书会第二期简录

经过上一期(点此跳转)的读书会讨论,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开展了第二期读书会,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再次看见了大家的身影。


这次接着上次继续读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

相比于上次的读书会,这次大家渐入佳境,提出了更加有深度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激烈的讨论。


☆ 第一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内容:《乡土中国》第四、五、六章

时间:2021年11月7日周日9:00—11:00


参会人员:梁铿、席千凯、戴奕超、林容霆、梁念飞、彭云烽、叶梓航、刘晓东、潘晋锋、刘燚、陈莉、张迪、刘冰歌、李晶

主持人:梁铿

记录员:林容霆


第四章

一、朗读:9:00-9:25


二、讨论:9:25-9:35

Q1:席:中国的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产生的原因?

A:戴: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格局的多方因素共同作用


Q2:潘:为什么中外家庭概念界定不同?

A:梁念飞: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中国是人情社会;西方不注重人情,跟文化有关,与中国有很大差异

梁铿:西方更注重权利

刘晓东:西方的权利可以脱离小团体而存在,但是中国的权利一般与小团体相联系

潘:西方人口流动大,难以像中国一样产生较大的团体。西方的民主意识强,根植于文化土壤,与中国不同

第五章

一、朗读:9:35-9:50


二、讨论:9:50-10:00

Q1:席:为何说“在差序格局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不发生作用”?

A:梁念飞、戴: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所谓“双标”的现象存在,统一标准不适用于每一个阶层的人。


Q2:潘:为何中国古代会产生有范围限制的仁爱?

A:梁铿:中国社会关系链都是基于差序格局而产生,因而以己为中心的理论存在于这样的社会中

第六章

一、朗读:10:00-10:10


二、讨论:10:10-10:20

Q1:席:为什么说“家庭”这个社群是暂时性的?

A:叶:西方的子女在成人后会分离出原有的家庭,在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功能有其他组织来承担,并成立新的家庭

梁念飞:古代国家意识淡薄,人民自给自足,不关心国家大事,除非关系民族存亡

潘:人民可以尊崇新王,以此保证自己正常的生产生活。


Q2:潘:西方成年子女脱离原有家庭是否是由于西方经济基础发达?

A:梁念飞:经济基础薄弱的时候,家庭关系较为紧密,相互抱团;经济基础强大的时候,家庭关系较为离散

自由讨论:10:20-11:00

观点


男女成家观念在一定岁数后会淡化,该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家庭影响

传统观念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是老一辈人的思想与年轻人的思想存在较大差距

现代社会的政策、新闻对年轻人观念具有一定影响

现代男、女性都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提升自己的内外素质,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 第二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人民出版社

阅读章节:第二章 文字下乡

主持:郭诗靓

主问:高晨霞

主答:嘎瓦色珍、古珮滢

记录:郭诗靓

现场参加:高晨霞、郭诗靓、郭倩、嘎瓦色珍、董柯兰、赵文静、西热扎提、田宇哲、卓泽霞、青梅桑毛

远程参加:无


图片        


问答讨论环节

1..第二段中说不识字就是愚,作者“心里总难甘服”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古珮滢):因为作者认为识字并不是认定一个人是否“愚”的标准,每个人根据自身生长环境的不同,会有各自擅长的领域。


2.6-12段中,作者所讨论的文字作用中包含了文字缺陷,若弥补这些缺陷,是否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价值有所变化,为什么?

回答(古珮滢):.我认为不会,因为在过去几千年间,人们都更常使用口语。在乡村这种“面对面社群”中,直接讲话比使用文字表达更实用得多。


3.如何理解15段提到的“共同语言”和“特殊语言”?

回答(古珮滢):共同语言是一个地区所公认的表达方式,例如中文,英文等。而特殊语言则指少数人之间特殊的,不被外人所理解的独特交流方式。


4.结合第二章,作者对“文字下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态度?

回答(嘎瓦色珍):作者讲“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文字下乡是现代化的工具”。但是又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这是一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度,也是在文字下乡已经被提出后对做工作出发点的提醒


5..阅读第二章内容后,你如何看待文字下乡的价值,对当今教育不断普及有哪些思考?

回答(嘎瓦色珍):有很多政策是现代化的工具,是必须要推行的,但是把必须当作前提,再去找推行的理由,倘若找不到,还有一个万能的理由,便是主体的“愚”。

//  后记(郭诗靓) //


《乡土中国》顾名思义,是费孝通先生对“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的一次探索,而乡下人作为乡土社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被提到,“文字下乡”这一章算是反驳更正了一直以来乡下人被固化的形象,即“愚”的形象。


正如乡下人到大城市所露出的窘迫形象或不识字被城里人所嘲笑,城里人到乡下的不知所措的形象也让乡下人诧异,或许两者在对方眼里都是“愚”的形象,我以为这种“愚”仅仅只是一个人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智力不行,“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假若乡下人也生活在易于识字的环境,那么乡下人与城里人对于识字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可能不相上下,也就不存在乡下人是“愚”的说法了,因此“文字下乡”很有必要,这不仅仅只是提高了乡下人的知识水平,更缩小了乡村和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弱化了乡下人与城里人的矛盾。


且不识字并不意味着“愚”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国的乡村社会通过文字来间接地说话不如直接说话表达的准确,文字本身是为了人类交流的产物,怎么反而能以识不识字来判断人类的愚智呢?显然不能。


尽管《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描述的生活和社会与我们所经历的不同,但在某些方面总有相似和借鉴之处,于我们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第三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4 日(周四)  18: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图片        


参会人员:张星震,孙伟静,洪阿玲,周梦园,亚森,张鹤莉,蔡静宜,欧海宁,何思秋,查骁芮,麦靖雯,庄禧睿,李颖姿

主持:李颖姿

主问:洪阿玲,张星震,周梦园

记录:庄禧睿

现场参加:张星震,孙伟静,洪阿玲,周梦园,亚森,张鹤莉,蔡静宜,欧海宁,何思秋,查骁芮,麦靖雯,庄禧睿,李颖姿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提前阅读+提问题+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洪阿玲)文章中提到“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那么现在的乡土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主答:周梦园)作者那个年代的乡村和现代的乡村是有区别的,在通讯、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乡村是个面对面的社会,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乡村的社交范围更大了,通讯工具和交流手段更多了,人们的文化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乡村的人们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基本性质是有所改变的。


问题2:(周梦园)现在的乡村和曾经的乡村有什么区别?

(主答:欧海宁)重点在于乡村的封闭性和流动性方面,曾经的乡村缺乏交流,且交流也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流,而现今乡村的沟通手段和交流方式更加的多元,推动了乡土性质的改变。


问题3 :(张星震)文中提及“我们不断的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向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那么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是在于传达经验和信息吗?

(主答:张星震)我觉得人类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传达经验与信息,但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传达一种虚构的信息,造成文化方面的影响(创造文化),人类的虚构语言可以被认为是与其他动物的事实语言区分开的,是独特的。如果站在动物会创造词汇的立场上,那么人类就是会利用虚构符号,来营结群体做一些事情。


问题4:(洪阿玲)文中提到“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主答:周梦园)一个人的“当前”会受到一个民族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历史会成为一个人的回忆,这些回忆也会影响着这个人的成长发展。每个人的回忆拼凑起来,也会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过往。

//  后记 //


《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做辩护。本文作者的基本态度是为乡土社会文盲率高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即因为是乡土社会,在乡土社会中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所以不需要文字,即乡土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在乡土社会生活不需要文字。如果要文字下乡,便要改变乡土社会基层性的本质和特征。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种生活稳定、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然导致世代的黏着,使得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长大。所以乡土社会的人世代生活在一个定型社会里,从小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乡土社会的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甚至不需要文字和记忆的帮助。而在都市生活的人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的面孔,以至于需要记忆,需要文字的帮助。所以,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亲密接触、定型的社会里,人们不是愚到字都不认识,只是没有用字来帮助生活的需要。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用当代的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土社会只有经历现代化、城镇化,才能像现代都市那样需要文字这个工具来生活。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 第四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 年 11月 5日(周 五)  16:00  至  17: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二章 文字下乡


图片        


主持:刘成美

主读:俞子奇,周严,林雨欣

主问:董怡君,蔡嘉琪,谢萍,张昕悦

主答:范家豪,常飞扬,张丹娜,刘茜昭

记录:黄嘉悦,张微,陈泳欣

现场参加:以上所有人员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第一段中,为什么作者觉得是冤枉了这个乡下人?

最后一段,说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这里面的“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具体是指什么?(主答:常飞扬)


问题2:为什么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怎样才能做到完全传达情意?(主答:常飞扬,刘茜昭)


问题3: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作者在此提及的“聪明起来”是什么意思?我们如何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主答:张丹娜)


问题4:第一段中,为什么作者觉得是冤枉了这个乡下人?

最后一段,说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这里面的“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具体是指什么?(主答:张丹娜,范家豪)

//  后记 //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以学历论高低,以知识论聪愚,并因受到高等教育而隐隐觉得高人一等。而这背后的原因,却鲜少有人愿意将自己与“乡下人”摆在一处平等地去讨论。费孝通先生对此独特而深刻的思考给予我们沉思和启发:如果和那些没办法享受教育资源的孩子易地而处,我们是否也是“愚人”?那些勤劳又朴实、以天地为生的人们看见我们这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是不是也心里嘀咕过我们的愚?内心天然的傲慢被击碎,是阅读本章最大的收获。期待下一次阅读带来的思考与惊喜。



☆ 第五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6日(10周) 上午10:30至11: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三章、第四章


图片        


参会人员:谭璜 徐梓铭 刘家兴 张斌 毕修贤 努尔卡米力江 戎琳烁 刘冀萌 陈欣 陈雅淇 潘旭章 许超

主持:谭璜

主读:张斌

主问:毕修贤 刘冀萌

记录:徐梓铭

现场参加:谭璜 徐梓铭 刘家兴 张斌 毕修贤 努尔卡米力江 刘冀萌 戎琳烁

视频参加:许超 陈欣 陈雅淇 潘旭章

请假:聂宇康 布格拉 宋佳音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针对第三章的内容:为什么会出现文字?找到有关的段落践行阐述。

(主答:戎琳烁、毕修贤)


问题2:文中提到说“历世不移的结果”,提到“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为什么是个人经验上说是反复重演?

(主答:毕修贤、谭璜)


问题3:在差序格局中,提到个人主义,自我主义的相对性以及伸缩性应该怎样去具体理解?(主答:毕修贤)


问题4:自我主义在现在看来有什么缺陷吗?差序格局在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

(主答:张斌)


问题5:差序格局有什么优点?具体在那里体现?

(主答:戎琳烁、张斌)

//  后记 //


本次读书会围绕着《乡土中国》的第三、第四章展开阅读。主读以及主问都事先做好了许多准备,很好地带领着同学们进行了阅读。


在读书小组的现场,大家都满怀着热情来参加本次活动,在活动中依照着主读的引导认真阅读,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身边的成员一同分享对于阅读这本书的感受。


大家在读书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多的精彩书目,拓展了组员们的视野,也锻炼了组员们的阅读能力以及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算是收获良多。



☆ 第六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11.5(周五) 8:30—1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费孝通


图片        


参与人员: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王桂萍、茹则古丽·阿太木、翟予彤、郑培尧、朱照希、熊源

主持:荆天怡

记录:翟予彤

主问:郑培尧、王桂萍、茹则古丽·阿太木、陈锐漫

现场参加: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王桂萍、茹则古丽·阿太木、翟予彤、郑培尧、朱照希、熊源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一:第三章第八段“我说过我们要发展记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此需要”具体谈谈对“发展记忆”的看法 (主答:郑培尧、王桂萍、朱照希)


问题二:第三章最后一段“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这句中是指发生了什么变化(主答:陈锐漫、王桂萍、杨陶然)


问题三:通读第三章谈谈是什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主答:陈锐漫、翟予彤、郑培尧)


问题四:第四章第十二段“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中,你们认为变的有哪些,不变的又有哪些(主答:杨陶然、朱照希、王桂萍)


问题五:第四章倒数第四段“这是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中的相对性概括来说体现在哪里(主答:朱照希、王桂萍、郑培尧)


问题六:通读第四章,谈谈差序格局为什么不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主答:杨陶然、朱照希、王桂萍)

//  后记 //


在本期中,我们阅读了第三章和第四章,体会到了文字下乡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文字与乡土性的关系是难分难舍的,只有二者其一先发生变化,才有后续的变动。在第四章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并试着用这一理论阐述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与人际关系的本质,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西方与中国的差异比成捆捆分明的稻草和水波纹。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更推动了我们对“差序格局”的理解。在这两种区别之下,又衍生了不同的观念:虽然团体格局与差异格局都属于社会结构格局,但这两种格局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重新理解“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变得更为重要。


下期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第五章与第六章,敬请期待。



☆ 第七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5日 1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

阅读章节: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第四章 差序格局

主持:谢思帆

主读:王薏凯

主问:王玥

记录:郑喜燕

现场参加:郑喜燕、谢思帆、王玥、陈旭然、邓雨欣、王薏凯、冯禹淇、吴祉莹、罗浩生、陈才伟、杨唯

请假:黄宝莹(出差)、莫以恒(出差)刘秋莲(准备法考)。


图片        


问答讨论环节

1.如费孝通所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但是存粹投影到个人而言,每个个人的记忆也是依赖如“词,句”等象征体系而存在,那么为什么这里不可以直接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而维护着的社会经验。(王玥)


2.p45-46,在孔子看来,耶稣这样的人属于什么人,在文章中耶稣这类西方道德楷模与我们中方的孔子的主要区别在哪?(王玥)


3.p56 为什么孟子这个回答就是想两全的方法?(王玥)

//  后记 //


差序格局,不仅仅是旧时代的中国社会特点,更是我们现代人潜移默化中不经意表现的特点。有同学提到,差序格局其实就是人情社会。书中有一句话说,“为了个人可以舍弃小家,为了小家可以舍弃大家。”这正是在一开始就提到的“私”。差序格局这一章的论述,对于我们当今社会而言,仍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深刻地阅读这一章节,并体会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地方,哪些事情体现了差序格局。而差序格局又对我们生活以及为人处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 第八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4日(周四)19:00-2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会人员:罗颖,吴颖,林伊格,姜洋,吴镕嘉,胡雅婷,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刘耿鑫,周新玉

主持:吴镕嘉

主问:姜洋

记录:林伊格

现场参加: 罗颖,吴颖,林伊格,姜洋,吴镕嘉,胡雅婷,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刘耿鑫,周新玉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1)问题一:为什么作者说在乡土社会中“词却不一定要文”?(主答:吴颖)


(2)问题二: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对文字传播产生影响?


(3)问题三:“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其中“象征体系”怎么解释?

(主问:吴颖 主答:胡雅婷、袁晟耀)

//  后记 //


开篇提到“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其实正如第一节中所提出的乡下人是“土气”的类似,都是我们对于乡村的一种刻板印象。而后,在作者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论证了文字是发生于表情达意的阻隔上,就证实了作者第一节中所提到的乡土社会的地方性,也打破了我们对于文字的认识。那么在于乡村这个相互熟悉的社会里,语言词语才是最实用的。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关于城里孩子与乡下孩子的对比,也引起我们的反思,是否带有偏见与非理性去定义人或物。


在《再论文字下乡》中,更是通过动物与人的对比强调了人的生活与时间的关联性。人类发展需要靠记忆来延续文化,但是乡村的特殊性在于时间经验传递的惯性,使文字的必要性下降。因此文字下乡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



☆ 第九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1日15: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国】费孝通 著,北京出版社

主持:翟曼鹤

主读:陈卓然、包思宇;

主问:赖应钏、翟曼鹤、刘毅辉、陈冠廷、马超、林子涵、陈卓然、王嘉杰、朱佳怡、文乐彤、王烨清、马驰原

记录:赖应钏

现场参加:赖应钏、马超、包思宇、陈冠廷、刘毅辉、王嘉杰、林子涵、陈卓然、马驰原、翟曼鹤、王烨清、朱佳怡、文乐彤

评议人:马驰原、文乐彤

(补充自我介绍环节)

一.领读人领读:

包思宇:《从欲望到需要》第二段开始

陈卓然:《维系私人的道德》

二.自由分享:

图片        

包思宇: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欲望发展,费孝通老先生说:“爱情是欲望,但是他们形成的男女合作抚养妻子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合作效果,这和他们原来的欲望是不一样的”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欲望时,并没有考虑社会的完整和持续,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该如何做才能达到个人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马超:所谓法盲也不能不守法,可是法盲好像还是不守法,不关注法律的人还是不关注;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得他们形成按法律行事的逻辑


王嘉杰:书中提到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欲望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秩序


陈冠廷:《从欲望到需要》中提到每个人都有发泄自己欲望的需要;我们可不可以认为欲望是形成我们法治社会的催化剂


陈卓然:团体在西方和东方的人们眼中有什么区别


林子涵:社会道德在司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会不会形成道德双标的情况


马驰原:从维系私人道德这个点出发,私人道德对政府组织是否有约束力


维系私人道德这一块——在中国土地上面,以自我扩散出去的一个格局;在这个社会思潮暗流涌动的时代,西方的民粹主义和个人主义使我们所批判的思潮,但是为什么费孝通在这里提到会有一个团体格局呢?


文乐彤:为什么费孝通先生提到说西方是一个有神的存在,东方是一个有人的存在,东西方观念不同的土壤何在?

三.自由讨论环节:

图片        

中国人是有底蕴土壤,在构建我们自己的格局需要一个外在的规制力量,个人也需要一个个人的规制;在没有法律的时候,道德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外在的社会力量如何去规制人类的行为;每个人贡献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利


文乐彤:所谓的内心道德,从孔子层面来说,是注意内心的善;我比较认同人本身是灰色的,是怀有野兽的心的;我们接受了教育,教育使我们向内内化了一个内心道德;但是其实,内心道德也是一种社会性的;小孩子也会有一些“恶行”,但是在社会的影响下面以及教育之后,人会改变的;政府如何强调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赖应钏:私人道德和社会的“对不上调”在现当代该如何理解?


我们要遵守法律,但是我们该如何去认识法律呢?


文乐彤:与其说普法以家庭为单位,不如说我们的以基层的团体为单位,基层的团体再普及到个人;法盲问题严重其实也是因为文化程度的特色国情;普法上要更加贴地气,要贴近生活一些;十年前的官方机构总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现在比较更加贴切人性一些;一方面要交给时间,一方面普法要简单易懂;


朱佳怡学姐:从欲望到行为,“人的欲望是不是影响法治社会秩序”的问题可不可以嵌入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当人的欲望会达到很大上限的时候,法律会跟进人行为的发生而越来越上升;自我尊重,在实现了尊重以后上升实现了自我实现;


文乐彤:突破权力的界限是危险的;法治要把公权力和私权力锁到一个地方


马驰原:(以统治者的角度)

公权者的欲望如果需要就可以做到;法律更多的是从刀治来理解,水治更多的是和人治来结合;统治阶级的意志;


包思宇:上层之间的攻击是上层,当下层的老百姓达不到他们的欲望的时候也会破坏这种法治;比如一战后的德国民众要求的仅仅是生存、发展的权利,但是他们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去“拓张”,就回去开动国家机器破坏法治;


林子涵:有可能会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苏俄时期,会建立起比较先进的体制;


王烨清:从欲望到法治的阶段,人也会形成社会,在社会的圈层里面活动,有的人的欲望和另外一些人的欲望是彼此排斥的;


(进入到子涵的问题)

文乐彤:道德可能只是大多数人在社会中的一种共识,因此叫做道德;


马驰原:对道德的理解;道德是相对的,与法律并不太一样;道德的双标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翟曼鹤:有一个虚拟案件,乡村里面有一个男生强奸了一个女生,应该判死刑,但是这样男生父母无法得到赡养,女生嫁不出去,这样子如何去判案呢?


包思宇:大社会和小社会的区别


文乐彤: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具体的生动的人,在一个闭塞的村庄内,问题蹦出来以后是否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是洪水猛兽呢?

四.评议环节

文乐彤

简单来说,我觉得能进一步的改善就是每个人提出来一个问题然后就讨论;


马驰原

大家注意把握时间,这个机会是很好的交流平台

//  后记 //


在今天的会议里面,会议的主题主要在两个视域展开:私人的道德与社会的公德,并聚焦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在法律的层次探求两种讨论结果——对于讨论的问题的概念与意义的明确,以及对于所达成的共识作知识性吸收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欲望发展,费孝通老先生说:“爱情是欲望,但是他们形成的男女合作抚养妻子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合作效果,这和他们原来的欲望是不一样的”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欲望时,并没有考虑社会的完整和持续,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该如何做才能达到个人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而在这个问题里面,我们始终无法绕开对于这种“欲望”本身的讨论,我们只有在文义与所指意上明确了这种“欲望”究竟如何得到合理的解释,我们才能考虑到其如何与这些社会命题产生联系;接下来同学们对其的讨论相当火热,既在对其他同学提出的私德问题的回答上体现,也在法治社会方面的思考上体现;


而在我们的社会里,“所谓法盲也不能不守法,可是法盲好像还是不守法,不关注法律的人还是不关注;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得他们形成按法律行事的逻辑”“书中提到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欲望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秩序


”实际上所关注的使同一社会命题,即:社会中的人如何处理社会加诸的“合理性”价值与自身理性的矛盾,这也关注着我们如何建成更好的法治社会的价值命题;


接下来,“社会道德在司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会不会形成道德双标的情况”“从维系私人道德这个点出发,私人道德对政府组织是否有约束力维系私人道德这一块——在中国土地上面,以自我扩散出去的一个格局;在这个社会思潮暗流涌动的时代,西方的民粹主义和个人主义使我们所批判的思潮,但是为什么费孝通在这里提到会有一个团体格局呢?”的问题,同学们关注时代的变化幅度以及我们本土的习俗习惯,研究生师兄师姐引用了构思奇妙的虚拟案件加强了大家对于法治建设的情景感,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该社会命题的理解;


在今天的讨论中,同学们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并产生了许多有实质意义的联想,丰富了同学们的想法,并借由场上“有来有回”的讨论辩驳地思考了我们所关心问题;本次博雅读书会(第九组读书会)第二次例会的举办取得成功。


图片        



☆ 第十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7日8:30至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两章


图片        
图片        


主持:梁嘉瑜

主读:杨凌瑞、王西园

主问:陈永亮

记录:甘雨菲

现场参加:黄柔美、陈颖、梁嘉瑜、杨皓翔、陈永亮、姜慧、吕铭洋、王西园、甘雨菲、杨凌瑞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何为乡下人“愚”的真正原因?(主答:姜慧、吕铭洋、陈颖)


问题2:作者所认为的“文字”是怎样的?(主答:吕铭洋、梁嘉瑜)

回答:传情达意、表达某种意义的记号


问题3:在乡土社会里为什么可以不用到文字?(主答:吕铭洋、姜慧)


问题4:如何理解乡土社会的本质?(主答:吕铭洋、姜慧、陈永亮)

回答:

1)有特殊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文字

2)没有学习的机会

3)本质是和“土”有关


问题5:人和其他动物有何区别?(主答:吕铭洋、梁嘉瑜)

回答:

1)人有思想可以学习

2)人会传授经验,动物不会

3)人有能身临其境的能力


问题6:如何理解“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主答:梁嘉瑜、吕铭洋、姜慧)

回答:社会经验是靠文化来维持的


问题7:乡下人和都市人相比,哪个记忆范围更小?为什么?(主答:吕铭洋、陈颖、姜慧)

回答:

1)乡下人,因为乡下人圈子很小

2)文字产生的基础

3)乡下人流动性小,流动代表有社会交流的需要,所以乡下人记忆范围更小


问题8:通过阅读《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子下乡》,如何理解“法律是生活经验的总结”?(主答:梁嘉瑜、黄柔美、陈颖)

回答:

1)已有公序良俗,信任度不高、需要靠法律

2)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经验,经验可以帮助大家维持秩序

3)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更像日常的规范

4)乡下人对规则的不熟悉,把法律具象为生活经验

//  后记 //


农村人和城市人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对于文字的精通程度不同,在农村这种小社会里面,我们每天遇到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熟人,都说着自己熟悉的语言。既然更多的是面对面,那么为何需要文字表达呢。然而城市是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对于文字有着较大的需求,这也造成了城市人对于文字的掌握程度胜于农村人。


作者在前文说道,文字的发生是因为人与人在交流过程总受到了空间与时间的阻隔的情景里,着重描述空间阻隔。这两章从时间的维度阐释,为什么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会受到时间的阻隔。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亲密接触,定型的社会里。人们不是愚到字都不认识,只有没有用字来帮助生活的需要。所以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经典论著《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 第十一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4日(周四 ) 9:20 至 10:5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


图片        


参与人员:欧文熙,冯炜婷,蔡汐梵,方菲怡,陈祎祺,倪小琪,颜文纯,李祖渝,杨珊,汤依璇,杨丹婷,赵玉彤,石耀东,陈文杰

主持:欧文熙

主问:倪小琪,颜文纯

记录:冯炜婷,蔡汐梵

现场参加:欧文熙,冯炜婷,蔡汐梵,方菲怡,陈祎祺,倪小琪,颜文纯,李祖渝,杨珊,汤依璇,杨丹婷,石耀东,陈文杰

视频参加:赵玉彤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再论文字下乡》里“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有文…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这一段,大家可以聊聊自己见过或听过的“有词无文”的文化现象吗?(主答:陈祎祺,冯炜婷)


问题2:有没有同学可以概括梳理一下“学”和“习”的概念?用自己的话谈谈对“学”“习”概念的理解?(主答:杨珊)


问题3:大家认为差序格局是否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存在?认为有的话能否举例说明?(主答:欧文熙,赵玉彤,蔡汐梵)


问题4:“我说了这么多话,也许足够指明了人的生活与时间的关联。”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体现在哪些方面?(主答:颜文纯)


问题5:“私”和“己”两个概念在差序格局中被反复提起,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关联?(主答:颜文纯)


问题6:西洋社会和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区别在哪里?不同的格局会对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主答:赵玉彤,欧文熙)

//  后记 //


通过本次读书分享会的交流,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乡土社会的基层性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文字下乡的阻隔。乡土社会的特性使得“有词无文”长期存在并与乡土社会相适应,乡土社会中的人们依赖于个人和社会的经验积累来进行学习,这些共同经验经人们口口相传并构成了乡土社会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有词无文”的重要表现。而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构成的私人社会网络,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有着许多的区别,在他们的社会中,人们更加看重团体内部的关系和团体带来的利益,看重法律条文等具有契约性的规范约束,这也是他们个人主义的其中一个突出方面。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经典论著《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 第十二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5日(周五)14:30至15: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陈晓琳,易思琪,黄馨荻,黄楚潆,胡笑彤,陈颖琳,吴佳霓,谢栅栅,叶敏昕,何伟晖,黎鑫,贾真,刘诗雅,邹君倩。

主持:陈晓琳

主问:叶敏昕,黄馨荻,陈晓琳

记录:陈晓琳

现场参加:陈晓琳,易思琪,黄馨荻,黄楚潆,胡笑彤,陈颖琳,吴佳霓,叶敏昕,何伟晖,黎鑫,贾真,刘诗雅。

视频参加:邹君倩,谢栅栅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对于“无为政治”章节中谈到的“如果有一天‘阶级斗争’的问题解决了,社会上不分阶级了,政府,甚至国家组织,都会像秋风里的梧桐叶一般自己凋谢落地。”,请问各位阅读后对于无政府的状态是如何看待的?无政府状态下能否达到真正的秩序?

(主答:陈晓琳,何伟晖)“礼治秩序”的章节中提到“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是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如果每一位公民内心都有发自内心遵从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得到普遍认同的,并且是良好的,那么无政府状态也是可以达到真正的秩序的。

以往法律还未出现时,让人存在着秩序,因为成员都有着共同认可的规则。


问题2:在“长老统治”章节中,作者写道“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以及“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而且限于一个更短的时间。”请问在乡土社会漫长的时间里,它是如何去应对不断出现的变化的?

(主答:黄楚潆,何伟晖)根据作者的观点来看,当有新的无法用传统的经验解释的变化出现时,总会有人站出来去打破不能符合当下的传统,而往往青年人会比年长者更加易于接受新的思想。随着新的知识和思想不断传入,乡土社会也会不断地注入活力,乡土性也会被打破。


问题3:在“礼治秩序”章节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人治与法治的含义,同时作者又说到“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那么乡土社会算是一个人治社会吗?

(主答:黄楚潆,何伟晖,叶敏昕,吴佳霓)作者认为“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行为规范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在乡土社会里“礼”便是要遵守的成法,它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个人加以规划的,而是长久的经验积累,是一种传统。因而不能将乡土社会简单的定义为人治。

//  后记 //


通过对《乡土中国》的阅读和讨论,我们对于传统农耕文明下中国农村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德治和法治相结合”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没有法的乡土农村为什么可以有序的存在漫长的时光?我们认为“礼”便是重要的原因。乡土社会是一个安定的社会,它是一个注重传统的社会,经验和礼治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变迁中它能够安稳的存续,有着它的生命力,“礼”在尊重传统和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出现新的“礼”。这些被大家所共同认同的“礼”,带来了一个有序的乡土中国。


同时,“大家都认同的东西是否一定是值得推崇的?”“当规则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时,是否需要其他的标准来提供规范呢?”乡土中国的“礼”因为被共同认同而发挥着规范秩序的作用。法律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理性的标准,对大家都认可的但不一定正确的规则提供一种约束,因而法治是必要的。



☆ 第十三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6日(周六 ) 19:00 至 1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肖启轩,罗思喆,阮泓浩,沙建成,陈敏玲,陈可晴

主持:肖启轩

主问:沙建成

记录:肖启轩

现场参加:肖启轩,罗思喆,阮泓浩,沙建成,陈敏玲,陈可晴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我们应如何对待“文字下乡”(主答:肖启轩)


问题2:“文字下乡”对乡下人或农民有什么影响(主答:阮泓浩)


问题3:怎样才可以做到真正的“文字下乡”(主答:罗思喆)

//  后记 //


这次我们小组阅读的“文字下乡”的部分是在讲述不同的社会环境可以形成不同的社会习惯。而不同的社会习惯进行互动时,就会产生误解,以为自己的习惯,文化水平高人一等。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也存在对他人的误解,但就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样,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人。这需要我们去相互宽容,理解。在社会习惯的互动中,不知有误解,还有发展。“文字下乡”就是一种发展。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乡土社会也进行这变革,往日习惯的“特殊符号”已不足以满足沟通交流的需要。因此我们普及文字下乡,加快乡土社会的发展。但这不仅仅是在乡下多建几个学校或是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可以做到的。我们需要让“乡下人”懂得这种思维模式,才能做到文字下乡。


敬请期待下次读书小组活动



☆ 第十四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时间:2021年11月3日星期三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第三四五章

主持:凌镌彤

主读:陈言、韦夏宜、

主问:文婧妍、乔诗雨、张晓茵

记录:邱佳伟

现场人员:刘泽华、蒋林博、张恒、王晓然、谢龙琴、邓晓雯、乔诗雨、张晓茵、陈言、韦夏宜、文婧妍、邱佳伟、凌镌彤、孜乃提古丽、任一方

缺席:无


图片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一:读《再论文字下乡》一章,费孝通先生说,“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你认为“记忆”对我们的生活有何种作用?

陈言同学认为,记忆在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喜欢的事情,留下生活的印记。有好的记忆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便利我们。

(主答:陈言)


问题二:《再论文字下乡》结尾中提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据此,在当今社会中要怎么做才能推动文字下乡呢?

谢龙琴认为,无论以前知青下乡,还是现在基层干部下乡,这些外来人员都有助于提升村民认知水平能力。

邓晓雯认为,像现在在乡村播放电影,开展文字小讲堂,普及学校教育,鼓励大学生回乡等措施,都有助于提升乡村人员文化水平。并且我们需要进一步修缮基础设施,帮助乡村人员提高自身素养走出去吸收外界知识,并吸引他们回来建设家乡。

但也有同学对如今文化下乡提出质疑,认为时代背景变化,已经不同于《乡土中国》时期的乡村了。

刘泽华同学提出,我们要扩大文字下乡的外延,着眼于教育公平、如何反哺社会,随时代变化,让教育更深入农村。

任一方同学为我们推荐了b站乡村教师up主——乡村教师日记,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乡村当代教育状况。任同学年纪稍长于我们,他回忆幼时状况,感慨现在硬件设施的改善,对新时代“文字下乡”充满信心。

(主答:谢龙琴、邓晓雯、任一方、刘泽华)


问题三:读《再论文字下乡》一章,请问如何理解,“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

刘泽华提出,像在中国,最早文字是甲骨文,通过龟壳上的裂纹,进行占卜祭祀,这是一种庙堂性。

庙堂性意味着政治性,商代权利合法性,建立在与神的联系上,以此来维护统治。

邱佳伟同学表示赞同,并补充了《诗经》句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他认为,文字的庙堂性是相对于语言、肢体动作而言的。语言、肢体动作可以面对面清晰准确传达消息,而文字是源于长距离传递消息的需要,不可避免会有语义偏差,但在中国古代,地域辽阔,最早一定是庙堂而不是乡土社会需要长途的信息传达。

任一方同学提出疑问,文字,特别像中国象形文字,是从图案中发展而来,一开始画图案,不一定是政治需要,而是生活中普通人的灵感,不一定起源于庙堂。

刘泽华同学回答说,有心思创作文字、图像的前提是保证温饱,所以他一定是统治阶级,有人供给事物。虽然这个人一开始目的不是创造文字,但推广,流传文字一定是出于政治角度。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长期稳定社会,不需要文字,不需要记录,只有新东西出现时才需要记录下来,但这个流传记录下来的权利,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上的。

(主答:刘泽华,邱佳伟,任一方)


问题四:读《差序格局》一章,请问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结构中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蒋林博同学提出,社会关系的伸缩可从以下范围思考:

(1)、血缘,这与社会关系正相关。如果血缘庞杂,那就会有宽广的社会圈子,并举例红楼梦四大家族说明

(2)、地缘,这是负相关,地缘越远,关系越疏

(3)、经济水平、政治地位,比如红楼梦四大家族,彼此经济水平,政治地位相似,互相联姻,结成同盟

(主答:蒋林博)


问题五:读《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请问你认为当下中国,更需要“团体格局”还是“差序格局”呢?

邱佳伟同学认为,这类似于当下强调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团体格局更注重法律规范,差序格局更注重道德规范,团体格局是公共领域,差距格局是私人领域,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并且两个观念会彼此逐渐渗透,影响,最后融合。

(主答:邱佳伟)


问题六:刘泽华提出书中说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中才能存在,但1948年前,中国社会真的没有超己的团体观念吗?

中国古代,类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超己的观念,一种天下观。但传统社会下,臣子对君王的“忠”,看似一种超己关系,实际起源于古代的“义”。

而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更类似于一种跟神灵间的交易,需要什么,就找什么神祈求,这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信仰,不是一种超己观念。

主答:刘泽华,任一方,邓晓雯,邱佳伟

//  后记 //


乡土性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社会特性。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外来文化的大规模引入,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如果说乡土中国承载着的是学者费正清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历史性的溯源,那么,我们借由对此的研讨与发明,便无可避免的应当聚焦于他所利用的中华文化的乡土精神内核与中国现代发展的现代性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现代性视角来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审视,并由此指导我们在当代中华文明的宏大重建与复兴的深刻展开,应当是我们在乡土中国阶段学习之后最深入的收获与体会。



☆ 第十五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2日(周二)21:20至 21:5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三、四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与人员:李锐浩、罗沂蒙、吴彦霆、李维昊、范仪、张钰晨、韩依晓、吕嘉旭、徐家兴、郭宇霖

主持:徐家兴

主问:李锐浩、韩依晓、张钰晨、李维昊

记录:李锐浩

现场参加:李锐浩、罗沂蒙、吴彦霆、李维昊、范仪、张钰晨、韩依晓、吕嘉旭、徐家兴

视频参加:郭宇霖(家中有事)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在 第四篇章中费孝通先生指出:“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是比愚和病更普遍的多” 从古至今,是不是私天下的格局一直占领着这个社会的治理格局?是的话,为什么“私天下”的格局能延续千年?(主问:李锐浩)

回答1:私天下是一直占领这个社会的治理格局,从既得利益者的角度来看,儿子不会举报父亲的贪污行为。而与此同时,在外人看来的贪污,在私下看来是“有能力”的一种体现,这种思维在为乡土里的人们所接受。既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这个既得利益者,那么这个“私天下”自然也就有存在的理由了

(主答:韩依晓、李锐浩)

回答2:下见问题4,有补充。


问题2:在第四章中费孝通先生指出:“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实现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 这里的“我们”即乡土里的人们,到底在关注什么?(主问:李锐浩)

回答1:因为乡土中的人们看到的需求有限,所以他们会更加关注生理、感官需求,即看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只关注可以用感官感受乡土生产生活以及文化生活。就如乡土的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看得戏曲都不由得有了“乡土味”——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主答:吕嘉旭)


问题3:在第四章中费孝通先生指出现象:“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为什么乡下人怕出名?(李维昊)

回答1:可以这样理解:乡土中生活的人们祖祖辈辈就靠着这个田吃饭,使用的工具以及经验大多都是遵照祖辈传下来的来办;并没有太多需要创新与改变的地方,人们也接受这样安稳的生活。然而,出名,意味着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是来源于作出创新或者改变。这与人们朴素的价值观不相符,“祖宗之法不可变”等论调也从侧面反映了乡土中的人们对原有经验的极高地信任度。因此“出名”不如“埋名”这是其一;其二可能为:出名意味着声望与民望,在朴素的乡土社会中,谁能力大,谁能办好事,谁的名气就会相应的大,于此同时他所肩负的责任就大。当身上所寄托的民意与差序格局中的“上一层”的意愿相忤逆时,往往是进退两难,因而,“出名”在乡土人们心中不可取。


问题4:在第三章中费孝通先生指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为什么要推进文字下乡?我国如何推进文字下乡?(韩依晓)

回答1:国家有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等行动进行文字下乡的进程。(李维昊)

回答2:推进文字下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基础变化:国家现代化建设——工业化需要大量农村人口支持(提供劳动力);同时乡土来的人们需要提升文化素养水平来胜任这些劳动。文字下乡的需求是国家建设和个人生存的统一。

推进文字下乡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城乡人口流动——政策性流动(国家号召等)、故土性流动(乡土出身的人们发展好后回家乡反哺家乡);二是国家政治力量的推进。(吕嘉旭)


问题5:差序格局讲的是什么?为什么乡土社会要遵循这样一个插叙格局?(主问:张钰晨)

回答1: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主答:范仪)

回答2:差序格局本质上就是一个阶层格局。他与孔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关联性,孔子并不主张“人人平等”,他强调的是一种差别。而在这种差别之下,形成了这样的差序格局。(吕嘉旭)

回答3:孔子曾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很能体现差序格局的思想。而也就是在君王像君王,臣子像臣子,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的社会格局下,君王与臣子的关系就如父亲和儿子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就更有利于我国这个庞大的中原国家的统治。而我国之所以“私天下”格局昌盛了如此长的时间,有一部分的原因也得益于差序格局的稳定性。这也很好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私天下”得以稳定存在千年。给后世人们治理国家提供了很宝贵的治理思路与治理智慧。(徐家兴)

//  后记 //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集体文化的相传,靠的就是以口述为桥梁的语言传承,所以在乡土中国中,文字的作用反而不是最主要的,甚至在大部分之中,文字都是没有发挥作用的,所以造成农村人不识字的现象。乡土社会中的人,社会经验更多的是一种反复再现、滚动播放的过程,所以不需要文字。只有在社会剧变后,社会不断发展,乡土社会的稳定被打破,才会需要文字的普及。


在我看来,差序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漪一般,由最中间的那个点开始,一层一层,一圈一圈。最中间的点便是我们自己,接着是父母兄弟姐妹等最亲的人,再接着是叔伯堂从,依次递接。所以可以知道,其实中国人的“差序格局”还是从私到众这样的一种局面,人果然都是自私的,以自己为主,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才会去考虑是否帮助其他的人。孔子曾言:“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这样的道德范围正如同差序格局一般,需要依着需要而推广或者缩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社会是一直在变的,所以也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去适应社会,因此文字才会下乡,亘古不变的差序格局也会在今天被逐渐打破。但也不得不说,社会上依旧有它们的身影,因为那是人们的本性所在,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一句话两三次活动就能够改变的,或者说,这也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乡土中国所传承给我们的,不说好坏,它便存在与此。



☆ 第十六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日20:00至2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四、五、六章) 费孝通 著,青岛出版社


图片        


参与人员:朱琳、辜晓涵、何钰慧、陈心怡、官茹平、楚轶涵、陈嘉怡、郑楷、陈家怡

主持:陈嘉怡

主问:朱琳

记录:陈家怡

现场参加:朱琳、辜晓涵、何钰慧、陈心怡、官茹平、楚轶涵、陈嘉怡、郑楷、陈家怡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这一现象在城市和农村出现的原因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分别是什么?(主答:陈家怡、郑楷)


问题2: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观点。那当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员流动加大,三口之家普遍存在,“差序格局”所依赖的“地缘”与“血缘”关系受到很大的冲击,是否在当今中国差序格局已不适用了呢?(主答:何钰慧、陈嘉怡)


问题3:团体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任何个人。如何理解这句话。(主答:何钰慧、郑楷)


问题4:以包庇贪污为例子,差序格局是否不利于社会发展?(主答:陈嘉怡、陈家怡)


问题5:如何理解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主答:何钰慧)

//  后记 //


中国传统社会于西方社会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传统社会遵循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国传统社会讲究人伦,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大小代表着亲疏。我们没有一个很明确界限的圈子或团体,这一点与西方社会不同。因为这种差序格局,我们的社会道德并非是因为这个社会,而是因为这与私人联系有关系,在以我们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我们会对此有不同的看待方式。简单来说,无非就是“就人论事”,这也是当代年轻人最厌烦的人情社会。当代年轻人对于规则的认知更偏向于西方社会,更加看重圈子的界限,难免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所带来的的弹性社会不适应。



☆ 第十七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2021年11月4日 21:05—22:1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之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图片        


主持:胡佳怡

主问 柳宝怡 戴光敏

主答 热娜古丽 李欣霖

记录 林榆萱

现场参会:李欣霖、戴光敏、柳宝怡、热娜古丽、 林榆萱、李曼瑄、李佳诺、胡佳怡 王佳音

方式:全员轮流读

请假:林辰 管羿鸣(因法考请假) 李大伟(因法考请假) 李炫锐(因法考请假)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一

柳宝怡问:为什么现在城市的邻里关系没有农村紧密?年轻人之间的邻里关系没有老人紧密?

主答:李欣霖、王佳音、胡佳怡、热娜古丽、柳宝怡


问题二

李曼瑄问:乡村对文字的接受程度不高,怎么更好地推动法律在农村的普及,送法下乡?

主答:李欣霖 胡佳怡 王佳音


问题三

戴光敏问:文字下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前文字下乡到达了何种程度?、

主答:胡佳怡 李欣霖 王佳音 戴光敏 热娜古丽

//  后记 //


文章里费先生说到: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者我们。比如面对面社群里的人们是不必通名报姓的,“贵姓大名”只用于不熟悉的场景。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的确,在熟悉的社会中,由于长期相处而产生的默契,是无需用语言表达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此时的语言或者文字在这种默契下都会相形见绌。


因此,作者从空间格局上论述了,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充分论证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而并不是乡下人“愚”。


第二章再论文字下乡继续论述乡下人不应该因为不识字而被人认为愚蠢,这次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文字是承载记忆的工具,然而由于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从出生到死都在一个地方,不轻易迁居),在这个聚落中生存的人所遇到的事情大体相同,因此解决方法也大体相同,他们所需要的经验不足够多到需要用文字来承载,因此只是用语言就够了。


在“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从时间格局中,也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首先,“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即人类所具有的记忆能力。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而作者认为,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需要记忆的东西和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说的就是乡土社会习性的人们历世不移的企图,也因此无论死在哪里,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进祖茔,叶落归根。最典型的大概就属“湘西赶尸”。历世不移的结果,就是“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因为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此时,连记忆都是多余的。


当然,社会在进步,乡土社会也要与时俱进。政府持续性推动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新式教育最终取代了私塾进入到中国最基层的村落社区之中。"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坚守传统的时候也要与时代与时俱进,要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当时代对于乡村这封闭的社会造成冲击后,人群流动和文化交流变成常态时,将不得已接触现代社会所灌输的文字洪流。当农村人不再局限于小圈子里,不再循规蹈矩地按照先辈的剧本度过一生时,文化传统得不到传承,这时候就需要文字来对其进行记载,而怎样进一步地推动文字下乡进程,更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 第十八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 年 11月3 日(周三 )20 :15 至21 :4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陈梓盈、曾天娇、孙彤瑜,刘双绮,潘可佳,顾欣苗,李玮仪,李曦,陈锦昀

主持:刘双绮

主问:潘可佳、陈锦昀 、李玮仪、陈梓盈

记录:李曦

现场参加:陈梓盈、曾天娇、孙彤瑜,刘双绮,潘可佳,顾欣苗,李玮仪,李曦,陈锦昀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为什么西方是团体格局,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答:顾欣苗 、陈锦昀、李玮仪)


问题2: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怎么区分,本质区别?(主答:陈锦昀 )


问题3:联系实际,功德心被自私心驱走,举出实际例子,提出解决办法

(主答:刘双绮、孙彤瑜)


问题4: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下乡的原因有哪些?(主答:刘双绮、曾天娇、李玮仪)

//  后记 //


通过阅读乡土中国第三、四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乡土社会的静态性,在这种环境下,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相似的周而复始的生活历程,整个社会是相对封闭的,世代经验是重复的,这些都使乡土文化的总量相对有限,传承依靠口口相传足以完成,没有文字来传承的普遍需要,只有在社会文化变迁大的时候,才会真正产生文字下乡的需求。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以几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方国家对团体有明显的界限,中国的乡土社会没有具体划分团体界限,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推出去形成团体,这个范围是可以伸缩的,呈现出交叠的人际网络。



☆ 第十九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3日(周三 )20:30 至 21: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主持:周婉萱

主问:梁佳豪、牛浩原、李璐岑

记录:叶秋君

现场参加:徐裕嘉、谢心怡、周婉萱、叶秋君、梁佳豪、黄书锐、牛浩原、向谦时、林燕璇、李璐岑、钟姗珊、李俊

(张楚涛请假)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李璐岑):如何看待文中用“小白鼠”这一种动物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过程来说明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是有所不同的?(主答:向谦时、牛浩原、梁佳豪)


问题2(李璐岑):文中说如果记忆消失了时间便阻隔了,但文中还说动物有记忆但其时间是不存在阻隔的。这两者之前存在矛盾吗?(主答:徐裕嘉、牛浩原、钟姗珊)


问题3(梁佳豪):“差序格局”中的“差序”具体指什么?(主答:周婉萱)


问题4(牛浩原):文中对儒家中“伦”的认识与中国传统礼教中的“伦”是否存在差异?(主答:李璐岑)

//  后记 //


在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中,我们明白了其他动物与人的区别是人多了一个象征体系来学习,这个体系就是文字。由文字转化为的记忆成为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并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代际传递。但是,乡土社会生活较安定,在记忆不够时,文字的必要性便显现出来了。“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正因为中国人以“己”为中心,产生了不同与西方的自我主义,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


同时我们对书中较晦涩的知识挺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质疑,辩证地思考问题。但是一些问题亟待发掘、解决。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敬请期待!

特别说明:原本这周读的内容是第三、四章,但是组员们都对第四章的内容有疑惑,都表示不是很能读懂,问的第三、四个问题其实是更像是困惑。因此我们决定把第四章放到下一周和第五章一起继续探讨。



☆ 第二十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2日(周二) :20:30  至   21:1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主持:赵志良

主问:陈思如;肖倩

记录:车颖怡

现场参加:简笑天;木扎帕尔;黎响;邝子升;欧阳谨轩;欧以庆;赵志良;陈思如;肖倩;车颖怡

缺勤:张军港;左璐瑶;徐铨鑫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乡下人被城里人误认为愚的原因是什么?(主答:欧阳谨轩;肖倩;简笑天)


问题2:为什么作者说乡下人不“愚”?(主答:赵志良;陈思如)


问题3:特殊语言”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是什么?(主答:肖倩;欧阳谨轩;简笑天)


问题4:教授的学习基因真的会遗传吗?(主答:欧阳谨轩)


问题5:无需文字,那乡下人文盲的原因是什么?(主答:肖倩;陈思如)


问题6;技术发达后,文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主答:欧阳谨轩;赵志良)

//  后记 //


在这一章中,开篇提及乡下人的“愚”,着重体现在他们不识字或者习字能力较差等等。但文字对于乡土社会自身来说真的必要吗?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象征体系,文字更是。作者也提出也提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



☆ 第二十一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 年 11月5 日(周五 )19  :00  至 20 :2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刘欣雨、杨景晖、鲁晓娟、胡丽莎、王韬、乐明、郑楠泓、陈曦、邝荣耀、赵妍、江琬婷、丁宇倩、梁凤桃、徐清秀、文瑶

主持:刘欣雨

主问:郑楠泓、乐明、邝荣耀

记录:梁凤桃

现场参加:刘欣雨、杨景晖、鲁晓娟、胡丽莎、王韬、乐明、郑楠泓、陈曦、邝荣耀、赵妍、江琬婷、丁宇倩、梁凤桃、徐清秀、文瑶

主持:刘欣雨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乡土社会的商业模式呈现出哪些特点?其外在表现如何?请结合文本内容归纳整理。(主答:鲁晓娟、徐清秀)


问题2:怎样理解孔子“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和,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的说法?(主答:王韬、江琬婷)

//  后记 //


费老从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入手,展现了我国基层社会人民——“乡下人”世代扎根土地、随土而居、以土谋生的特点。


基于耕地的不可转移性,以某一块耕地作一处集团与其他集团相互隔离,人口流动率相对凝固,彼此之间存在相当的隔膜。而在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熟悉”的社会,由“熟悉”到“信任”,由“信任”形成“礼俗”,规范中国基层社会主体行为的规则主要是约定俗成的,约束主体的基准与法理社会的契约精神相区别。



☆ 第二十二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5 日(周五) 5:00 至 6: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


图片        


参会人员:庞茗琪 陈彤 黄显森 李珈珩 吴伟豪 胡欣楠 吴璋涛 马浩然 黄海洋 邓曦彤 李秋菊 董显佳

主持:陈彤

主问:马浩然

记录:庞茗琪

现场参加:庞茗琪 陈彤 黄显森 李珈珩 吴伟豪 胡欣楠 吴璋涛 马浩然 黄海洋 邓曦彤 李秋菊 董显佳

远程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


问答讨论环节

1. p21-29在再文字下乡这章中费孝通先生是怎样从时间角度上来讲述阻碍文字下乡的?(主答:胡欣楠、邓曦彤)


2. p19“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中乡土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主答:吴伟豪、李秋菊)


3. P12-29为什么文字早已诞生有千年之久,在乡下自古以来总是有着大量的文盲?(主答:黄显森)

//  后记 //


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的两章中讲述关于在乡下对文字需要与否的问题。从空间上,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口头语言便完成了日常的交流且可以用特殊语言传达信息,从时间上,在世代定居的熟悉社会中,年长的人将自己的经验口口相传,后面的人则会踏着前人的脚步行走,凭借语言就已经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且全部的文化都可以在亲子间传授无缺,当发生要纪录个人社会变化时人们需要象征体系但象征体系也一定是文字,因此只有在社会变动时,人民的需求增加文字才能真正下乡。但在当下“需要”的内容和发出者在社会平稳发展的进程中都仍在不断发生改变。网络的全球覆盖,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平民化使得信息高度传播和共享,人与人交流的距离缩短,范围扩大,接触的人与事更广。“需要”的内容便在不断改变,对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强,国家对人的素质,教育愈加重视。“需要”的发出者也在不断改变。不再局限在社会巨大变革导致需求的内容和发出者发生改变,而是在平稳社会中随社会的进步而在不断变化扩大化。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论著《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 第二十三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5日(周五) 11:40 至 12: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张晓琳、廖文静、刘颍、黄佳琪、王漫琳、麦尓孜亚·买买提、曾鑫、谭晨雨、梁慧珊、郑朋苗、肖凯丹、蒋乐怡、赵泓俣、王野、陈秋薇

主持:张晓琳

主问:王漫琳

记录:张晓琳

现场参加:张晓琳、廖文静、刘颍、黄佳琪、王漫琳、曾鑫、谭晨雨、梁慧珊、赵泓俣、王野

视频参加:陈秋薇、郑朋苗、肖凯丹、麦尓孜亚·买买提、蒋乐怡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为什么共产主义的中国是“差序格局”而资本主义的西方反而是“团体格局”?

(主答:刘颍)


问题2:有一个观点是“乡下人是愚的”,大家怎么理解呢?(主答:廖文静、陈秋薇)

//  后记(王漫琳) //


我们不能仅仅以读书能力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愚”的标准。一个有智慧的人,往往有着愿意学习、谦卑刻苦的姿态,有着乐于探索与创造的勇气,无论此时身处荒芜的山村,还是在繁华的都市里浮沉。



☆ 第二十四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5日(第九周)4;00至6;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主持:张闽

主问:方媛葶,李晨旭,詹嘉琪

记录:林晓昕

现场参加:何诗瑶, 邓丽莎,赵丽欣,陈湘彬,詹嘉琪,枞榆瑶,周思睿,张闽,方媛葶

远程参加:陈臻一,谢星月,王宇汛 ,林晓昕,李晨旭

请假:王征宇(法考)

方式:全员轮流读


图片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差序格局》中,作者提到: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结合后文,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有什么区别?(主答:枞榆瑶、赵丽欣、谢星月)


问题2:所谓差序格局是什么意思?(主答:王宇汛、陈湘彬、周思睿)


问题3:费孝通先生认为“家族”是团体性的社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是没有明显的团体界限的,那么其所欲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以“私”为代表的小范围家庭呢,还是沿父系的扩大,形成具有宗族,宗教,经济等复杂功能的氏族性大范围家庭呢?理由?(主答:陈臻一、何诗瑶、邓丽莎、张闽)

//  后记 //


费孝通这样来形容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确实将中国社会的结构描述的十分现实和形象。人之于社会,就像一个石子扔进水中, 推出一圈圈波纹 。石子分量愈大,推出的波纹越大,越远。同样,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自己所能影响到的社会圈也就越大。从石子推出波纹的这一方向看,一个人的能力越强,能作用到的,帮助到的人就越多,这就可以从一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来理解,一个人的价值是要在社会之中体现出来的, 一个人对社会的帮助越大,那 么他的价值也就越大。而这个“社会”就是那个“圈”,它可能是家人,可能是家人和朋友,也可能是一整个天下,关键就取决于你是怎样的一颗石子,取决于你有多大的能力。



☆ 第二十五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日(周一)17:40-18:4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

阅读章节: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第四章 差序格局


图片        


主持:叶秋瑶;

主问:黄雨晴、刘雪婷;

记录:张欣悦;

现场参加:李慧伶、李子欣、黄雨晴、伍嘉琪、吴子昊、张旭慧、周天骐、曾铭、梁静、张欣悦、曾昱、叶秋瑶、宋佳玲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第三章

1.第三章的主旨是想表明什么?(主答:李子欣、伍嘉琪、张欣悦)

2.“在乡土社会,‘新闻’是希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谈谈“新闻”的理解。(主答:曾昱)

3.P10“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应该如何理解?(主答:刘雪婷、韩怡婧)


第四章

1.P17“这是现代国家观念,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的”。“这”指的是自己国家争利益,不惜牺牲世界和平和别国合法利益,和乡土社会牺牲的有区别吗(主答:张旭慧、宋佳玲、周天骐)


4.P16“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

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句话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相反的吗?(主答:李慧伶、黄雨晴、梁静)


4.作者是在批判乡土的人情社会,把西方和中国的乡土作了比较,有踩一捧一的意思吗,会否有点绝对。(主答:曾铭,叶秋瑶,张旭慧)


5.关于“亲属关系的网”,只有中国传统社会才有,西方就没不存在这种现象吗?(主答:吴子昊、李子欣)

//  后记 //


费老在《乡土中国》的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论述了乡土社会里为什么不需要文字,在乡土社会非常稳定,每一代人的经历基本相同,问题可以从老一辈的口中得到解决,这与现代社会有很大不同,所以末尾写道,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在第四章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以此来描述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并将其比喻成水波,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加之家族制度为手段,得以存续。同时以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为参照,从背景、社会变迁等角度对比,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结构提出了一些看法,对当今看待这个世界仍然有相当大的启发。



☆ 第二十六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 年11 月4 日(周四 )18 :30 至19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图片        


参与人员:乔曼琳 付亚超 唐雯仪 王琎梓 吴嘉颖 王心茹 张泽煌 刘铠琳 卢瑞云 艾萱

主持:张泽煌

主问:刘铠琳 卢瑞云

记录:艾萱

现场参加:乔曼琳 付亚超 唐雯仪 王琎梓 吴嘉颖 王心茹 张泽煌 刘铠琳 卢瑞云 艾萱

视频参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再论文字下乡》中“乡土性的基层只有发生变化文字才能下乡”,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主答人:余忆婷 梁丽勝)


问题2:《差序格局》中如何理解差序格局的伸缩性(主答人:余忆婷)


问题3:《差序格局》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真的是很多中国人的信条吗?为什么又经常能听到乡下人淳朴、邻里互相帮助的事呢?(主答人:梁丽勝)


问题4:如何理解《再论文字下乡》中“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工作节奏。记忆是多余的。”中“记忆是多余的”这句话?(主答人:余忆婷 梁丽勝)

//  后记 //


乡村人的聚集是以一种宗族的形式的,整体上乡村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是由多个不同的但又有关联的小家庭组成,所以乡村人在经营自己小家庭的同时也兼顾着整个村庄的利益。在一个差序格局中,人的关系都是以一个中心为起点,根据关系的亲疏向外扩展,从而形成乡村中的关系链。而当一个乡土阶层开始向外谋生,不仅仅局限于土地上,或乡村文化得到发展时,文字下乡的过程也在悄然推进。



☆ 第二十七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6日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北京出版社

阅读章节:

第一章差序格局

第二章系着私人的道德

第三章家族


图片        


主持:郑伊桐

主读:陈亮、谢芷妍

主问:李福庆 申世林 周欢 汤永炜

主答:任耀 陈亮 陈佳毅

记录:任耀

现场参加:所有人


问答讨论环节

1.问:文章谈到中国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的团体格局,那么你们觉得我们的这种差序格局优缺点?简单谈谈你们看法即可。(主答:陈亮、任耀)


2.问:“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食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我的问题:“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与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主答:陈亮、任耀、周欢)


3.问:家族这个团体跟西方团体的区别?(主答:陈亮、任耀、汤永炜、陈佳毅)



☆ 第二十八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7日(周日)14: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阅读章节:

第一章乡土本色

第二章文字下乡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图片        


主持:卓杨

主读:王霜

主问:卓杨

主答:叶力嘉、高泽滨、马乐红、王乐乐

记录:苏政闻

现场参加:卓杨、王乐乐、缪美红、苏政闻、李扬梦、贺全燕、高泽滨、叶力嘉、王霜


问答讨论环节

书本P20页 如何理解“乡下人没有文字下乡的需要”(主问:卓杨)(主答:叶力嘉)


书本P23 “文字为何要出现?需要适合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段?如何理解语言的大规模传播(主问:马乐红)(主答:高泽滨、叶力嘉)


第二章 文字下乡中,引发的思考:“全球化进程中,语言的交流应该如何打破地区间的隔阂?”(主问:王乐乐)(主答:卓杨)


P8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怎么理解(主问:高泽滨)

《文字下乡》结尾,探讨“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惟一的工具”结合当下社会现实与语言传播环境。(主问:高泽滨) (主答:李扬梦)


《文字下乡》结尾,探讨 如何弥补城市与乡村的教育资源差距与阶段性教育建设进程 (主问:苏政闻) (主答:马乐红、卓杨、贺全燕)

//  后记 //


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我们着重于第一、二、三章的内容进行阅读讨论,其中我们对文化、教育乡村地区的传播发展进行了探讨。我们首先认为,当今的农村对于文化的需求已不再是费孝通先生那个年代仅限于单纯的识字,而是更多的对于通识教育和普法的需要。


另外我们也探讨了乡村的“礼俗”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式的法律,批驳了费孝通先生“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的观点。法律产生的基础在于物质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中的物质发展还未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仅凭“规矩”或“礼俗”能够解决的事情,便无需再耗费一定的成本去制定法律,但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法律的产生又成了必然。


书中内容还引发了我们对于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差距的一些探讨,我们提出了对于当今中考“五五分流”的看法,随后提出了用科技手段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办法。


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气氛热烈,与会同学收获颇丰。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敬请期待!



☆ 第三十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5(周五)

16:00 至17: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5至7章

参与人员:高田田、李思璇、宋艳艳、袁佳璐、林星晔、刘智宇、林颖斌、殷隽、杨依琳

主持:李思璇

主问:高田田

记录:杨依琳

现场参加:高田田、李思璇、宋艳艳、袁佳璐、刘智宇、林颖斌、殷隽、杨依琳

视频参加:林星晔

请假人员:许泽凯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西洋家庭和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的主轴分别是什么?(主答:李思璇)


问题2:乡土社会中夫妻感情淡漠背后的原因(目的)是什么?(主答:李思璇)


问题3:作者认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之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是因为除了生育之外,许多其它功能也被拉入到了这个社群中,请问这里的其它功能指的是什么呢?(主答:高田田)


问题4: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否会随之产生变化?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乡土中国”,那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在如今还存在吗?(主答:高田田)


问题5:浮士德式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体现?(主答:高田田)

//  后记 //


这个充满熟人的社会也并非没有阻碍,那就是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别。乡土社会追求极致的安定,男女爱情却是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乡土社会排斥所有的创造与破坏,所以把男女爱情当做一个潜在的敌人。为了解决这个隐患,乡土社会给出了一套“男女有别”的说法,最终造成了男女之间的隔离,偏向于同性方面发展。其实在我看来,这种影响根深蒂固,我们现在把握和人相处的方式时,第一考虑的大多是这个人的性别,其次才是性格与为人。这对哪一方都是极不公平,我们既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该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为后人提供借鉴乡土社会属于亚普罗式,追求极致的稳定。而浮士德式恰恰相反,在这个社会中,冲突与克服阻碍成为人们追求价值的必经之路。重在一个‘变’字。比如说,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不管是职员还是老板,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任务和挑战,并且完成程度还会决定我的去留。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我个人能力的提升,找到了我生活的意义,同时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实现了双赢。这个社会的吸引力在于不确定性。不过传统的乡土社会肯定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不过发展的速度、程度有差别。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年都涌现大量上市公司,再这些公司里存在的大部分为西洋团体格局而不是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我认为,现阶段在广大农村仍旧处于熟人社会,但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0%,并且会不断加深城市化进程,相信未来会有所改善。熟人社会根深蒂固,每个在这种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都耳濡目染,至于未来熟人社会将何去何从?时间会告诉我们。



☆ 第三十一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2日(周一)18:30至1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图片        


主持:黄丹林

主问:蔡展铧

记录:方颖心

现场参加:张艺元、饶燕、陈泳诗、陆荣泽、陈冠池

视频参加:无

方式:主读林文科同学带领大家共同读书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p40:“因之,这里所谓的“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结合下文,传统的划法和西洋的划法有什么不同?(主答:林文科、饶燕、刘颖)


问题2:p43:“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这段话中的“伸缩能力”该怎么理解?(主答:陆荣泽、陈泳诗、方颖心)


问题3:p48:“我们的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一点,我将留在下篇里再提出来讨论了。”结合下个篇章,我们该如何理解“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主答:林文科、陈泳诗、陈冠池)


问题4:p57:“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的存在了。”作者为什么认为“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的存在”?(主答:饶燕、刘颖)


问题5:p65:“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里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主答:方颖心、张艺元)


问题6:p66:“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如何理解“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主答:陈冠池、陈泳诗、张艺元)

//  后记 //


本次的读书会我们小组围绕“差序格局”和“家族”这两个概念展开了讨论。在传统的格局中,以个人为中心,以人情、婚姻关系等方式与他人发生联系,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一圈圈“波纹”。“波纹”间的边界较为模糊,范围也并不固定。“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这种伸缩能力与家庭的实力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这样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的影响下,乡土社会中的社会道德大多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作用,传统的社会道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对于笼统性的道德观念的需求较小,价值标准大多与人伦相关。而在乡土社会的家庭中,家庭中的成员不仅仅是亲人,同时也是事业合作者,当家庭事业大,家族规模较大,家庭除去日常生活外,还具有了一部分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责任。作为事业合作者,家庭成员之间对尊敬等情绪的需要更大,从而排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感情。



☆ 第三十二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 年11 月4 日(周 四)21:00 至 22 :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4~5章


图片        


主持:刘佩文

主问:刘柏材,刘志莲

记录:吴依雯

现场参加:吴依雯,顾孙楠,黄泳茵,邓凯滢,张霞,叶福怡,杨玉玲,罗慧怡,刘佩文,杨芸翠,刘柏材,刘志莲,

视频参加:杨芸翠,周雅柔,林之苗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什么是团体格局(主答:黄泳茵)


问题2:什么是差序格局(主答:罗慧怡)


问题3: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区别(主答:刘佩文)


问题4:为什么形成私的社会特征(主答:顾孙楠)


问题5:如何理解耶稣称神是父亲的行为(主答:杨芸翠)


问题6:克已复礼在乡土社会中有什么作用(主答:吴依雯)

//  后记 //


西方社会像捆柴,每个团体都有明确的界限,团体内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有着明确的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费老称这种模式为“团体格局;中国乡土社会则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纹,私人感情成为维系社会结构的枢纽,费老称这种模式为“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圈内人和圈外人的界限并不明确,而且个人所赋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存在波动性。差序格局以私人连接社会,而团体格局则有一个大家所共同认同、服从的“团体”概念。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下形成的道德观念的不同。在团体格局下,存在一个抽象的,概念上的“团体”将团体中的个人置于“统治”之下,团体内不仅各成员地位平等,需要相互尊重,另外团体内的每个人都有保护团体不被破坏的义务。在团体格局下形成的,不仅仅是私人关系的道德,更重要的是个人对团体的所谓公共道德。在差序格局下,由于个人是维持社会圈子存在的枢纽,所以所形成的道德也是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私人关系道德。



☆ 第三十三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5日(周五) 9:00 至1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图片        


参与人员:全勤

主持:郭露阳

主问:沈雨昕 刘雅萱 徐筱萱

记录:陈熙彤 邓雅馨

现场参加:全员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在书本第10页中提到“…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如何理解其中“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主答:李旖琳)


问题2:在书本第10页中提到“‘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和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那么“愚”的标准应当是什么?(主答:张陆谊)


问题3:在书本15页中提到“最普通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主答:李晓雯)

//  后记 //


第二章中费孝通先生首先进行了观点阐述::乡土中国不需要文字下乡。而其中费先生又提出放在今天仍具有难得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的两点:一是作为识字的“文化人”,作者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文字是个好东西,是真正沉下去,站在乡士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进而指出为什么多乡下人不识字,不是充满优越感的说他们“愚”而不识字,而是文字在乡土生活中的不适用或不必要,把《乡土中国》写出了浓浓的乡土气。二是在对文字下乡提出的看法。作者讲“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文字下乡是现代化的工具”。但是又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这是一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度,也是在文字下乡已经被提出后对做工作出发点的提醒,要想明白文字在乡土中成长的空间在哪里,而不能仅仅是“开几个乡村学校”、“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工作不是这么做的。


按这样的理论放到今天,以城市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例子,如果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方向,简单地建几座牌坊,盖几座仿古建筑,把传统和历经时间生长出的产物简单替代,用表皮和形式主义诠释生态和文化,也并不能让现代的“乡下人”表现得“聪明”起来。仿古建筑的基础是城市形象的提升,进而吸引游客或市民参观,从文化上和经济上带来收益。但是不是所有的小街小巷都要统一地仿出个风格来,它们有没有吸引游客和消费的基础,有没有考虑当前脏乱差的缘由。城市老旧危房的整治出新,以贴表皮的形式来提升沿街立面,贴表皮的基础在哪里,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是否在外墙的颜色、风格或材质?十年之后,新贴表皮存在的基础在哪里;百年之后,后人是否会疑惑XX风格到底是板材还是什么?



☆ 第三十四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5日(9周)19:15至21:1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三章


图片        


参与人员:李佳 陈靖妍 岑静 郑安乔 李景鸿 黄诗婕 李勇志 连宁昕 周孝 孙丽芳 宋娇妹 王婷婷 孙易 刘果林

主持:黄诗婕

主问:孙丽芳 刘果林 李景鸿

记录:郑安乔

现场参加:李佳 陈靖妍 岑静 郑安乔 李景鸿 黄诗婕 李勇志 连宁昕 周孝 孙丽芳 宋娇妹 王婷婷 孙易 刘果林

视频参加:无

方式:主读和问答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他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象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这里的时间是什么意思?

(主答:李佳)


问题2: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文化真的没有靠本能的时候?数字储存时代,还需要在记忆力上求发展吗?

(主答:李景鸿 刘果林)


问题3: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作系统,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如要生活也不能超过禽兽。语言造就了人,人超越了其他动物,是说明其他动物都没有这种意义上的自己的语言吗?那动物之间的语言就只是本能吗?(主答:李勇志 周孝 黄诗婕)


问题4: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拓展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小国寡民的模式现在还是理想模式吗?

(主答:李佳 李勇志 宋娇妹 李景鸿)


问题5: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错认了人。不定型的生活需要文字去交流,网络时代是一种高度不定型的生活,网络社交之中的语音、视频交流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这是一种“新文字”吗?网络时代都需要自己“名片”吗?

(主答:王婷婷 孙易)


问题6:作者“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问:作者所指的这种变化具体是什么样的变化?

(主答:李佳 岑静 孙丽芳)


问题7:“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这是本章中的一段话,提到了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提到了“落叶归根”的思想观念。但在2021年的今天,我们却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他们的乡土情怀在淡化。许多农村年轻人已经不再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了,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小城市青年流入大城市。对他们而言,可能家乡不再是一定要“把棺材运回“的执念所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主答:李佳 黄诗婕 李景鸿 刘果林 孙丽芳)

//  后记 //


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而《再论文字下乡》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费先生从空间(第二章)和时间(第三章)两方面来阐述乡土社会无文字的需要,想要做到文字下乡,要改变乡村的基础——即土的特性(即不变、定型),这样文字才可能真正下乡。



☆ 第三十五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日(周一)8:00—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

阅读章节:

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

第四章. 差序格局


图片        


主持:耿东杰

主问:林梦雪、温夏渝、蒋明亮、邵志中等

记录:耿东杰

现场参加: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李松乘、温夏渝、林梦雪、蒋明亮、邵志中、高树伟、耿东杰、李港都、付馨漫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1.「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耿东杰等参与」

问:乡土社会文字产生的需要低从时间因素上如何体现?

总结:经验无需积累 只需老是保存


2.「温夏渝、林梦雪、付馨漫、李松乘、蒋明亮、邵志中、高树伟、李港都等参与」

在中国社会中,差序格局中的公与私的界定

就是第一张的文字下乡,我们说的是一个空间,上边就是我们就是一个熟人社会嘛,都是Face to face的,然后就不需要用文字来交流,不需要产生文字,然后第二章主要说的是时间上的一个维度,为什么我们在时间上来说,就不需要有文字的交流呢?他这个里面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说了一个小白鼠的例子吗,他小白鼠,他只是因为他没有记忆。他没办法跟她的妈妈或者跟他的爸爸说,就是他怎么怎么走出那个迷宫,他只能自己在这个迷宫里面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可是在我们的活的这个社会里边,我们是有可以交流的,所以他也说了,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词。但不一定是文字。然后我觉得就这个应该是时间方面,主要最主要的就是我没有记忆,就是有记忆的话,我们就不需要,就是像小白鼠那样,一直在一个迷宫里面尝试

//  后记 //


经过阅读第三、四章,我们充分理解了什么是“差序格局”,即“每一个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环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想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越推愈远,愈推愈薄“。强关系与弱关系的概念寓含于此。人际关系好似一个神经网络,有主干有末梢。



☆ 第三十六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主持:赵子炫

线上参与:高颖斌、谢智烁、林韵、谭心怡、李燕婷、梁雅诗

线下参与:谭静,黄家颖,曾俊荣,李鑫,刘淑平、翟浠潼、叶熙隆


图片        


观点共识:

我们一致认同,相对于西方,中国的“私”的概念更大,在中国社会的关系网中,普遍以自为中心,根据亲疏关系向外辐射出去。

分歧与讨论:

1.宗教使西方社会更加团结吗?那为什么多神教的罗马帝国早期依旧可以保持高度的统一?


2.中国现代社会是如何兼有传统与西方的社会网络的特征的?


3.如何理解,

第十三章 名实的分离中提到,“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社会是安定的”,

第十三章 名实的分离中提到“在时势权力中,反对是发生于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的答案上......在思想争斗中,主要的是线,反对变成了对垒

//  后记 //


1.乡土社会的结构可以分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以及时势权力。

横暴权力是发生在社会冲突中的,这种权力具有压迫性质,压迫反抗;

同意权力是发生在社会合作中的,这种权力是共同授予的权力,且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同意,只有在同意权力中,容忍,甚至奖励、反对才能够发生,而且反对/异议,是获得同意的必要步骤。

长老权力,或者叫教化性权力,是发生在社会继替的过程中,这种权力建立在教化之上,且被教化者学习的“文化”是先于他存在的。在长老权力中,长老代表传统,不容忍反对。

时势权力,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发生,在新旧环境交替时常常出现。它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且在落后的国家急切希望进入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得最清楚。但是,这种权力最不发达是在安定的社会,例如:乡土社会。


2.针对 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从而变大变小这一观点 我是呈辩证态度的,首先 不可否认这一观点的现实性,穷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谚语反应的正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社会圈子变化的最直观表现。在唯物史观上看,只身所拥有的资源是能够扩大圈子的物质基础。这也从科学角度上最直接的解释了该现象存在的原因。

但是存在只是合乎逻辑,并不一定合情合理。物质导致的圈子变化本质上反应着人与人间权力与财富的不均等,是一种相较于共产主义社会落后的观念,在人类历史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社会圈子变化毫无疑问将以另一种形式所改变。

同时, 社会生产力与社会观念不一定是并驾齐驱的,所以不意味着在当下生产力的社会中,我们就要将超前的理念束之高阁。

哪怕黎明未至 也有人在等待黎明。


3.对统治阶级中公民权利的保障,是西方社会保持团结的重要原因。如罗马公民权的问题。



☆ 第三十七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5日(周五 ) 21 :10 至 22:1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四、五章(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图片        


参与人员:王浩枫 赖佳宁 廖骏杰 邱国铧 韩凯茵 郑婷婷 冯嘉莹 张书仪 张嘉欣 徐滢 王玉丹 周逸雯

缺勤:研究生周奕曦、朱曦、宋瑞溪因法考原因请假

主持:王浩枫

主问:廖骏杰 赖佳宁韩凯茵 郑婷婷

记录:邱国铧

现场参加:王浩枫 赖佳宁 邱国铧 廖骏杰 韩凯茵 郑婷婷

视频参加:冯嘉萤 张书仪 徐滢 王玉丹 周逸雯 张嘉欣

方式:全员轮流读以及所读内容的抽要及问题探讨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在乡下,玩的好的都是在同性和同年龄之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答:郑婷婷)


问题2: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本质区别?(主答:赖佳宁)


问题3:如何理解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中所说的“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的理解(两者是否矛盾?)(主答:韩凯茵)


问题4: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主答:张嘉欣)


问题5:在乡土社会中,“私”的问题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主答:王浩枫)

//  后记 //


通过本期阅读,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差序格局依赖存在的更多是人情和私人关系,靠血缘和地缘分开亲疏远近来办事;而构成团体格局的则是法律和权利、宗教等更为实在的“有形物”,其产生的更多是个人的平等和契约精神。不恰当地说,两者之间更像是私和公的区别,当然这里的私不能简单理解为自私,自我;公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公有、大公无私。这两个格局的产生和发展都受所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模式影响。中国的过去是差序格局,即使是现在也依然存在所谓的人情社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领域引进来走出去等影响,中国实际上也在往团体格局的方向发展着。差序格局下个人永远是处于中心的,人际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展开;团体格局下个人处于团体中,其人际交往是在团体内部,个人是作为团体一员而存在。团体格局讲究资格、权利,而差序格局讲究关系、交情。在这种格局下,一切的普世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的对象是谁,和自己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能拿出什么标准来。读到这里,我们也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理念和处于当时时空背景下的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的第六、第七章,敬请期待!



☆ 第三十八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读书记录二 《未来简史》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日

地点:伐檀2楼

阅读书籍:《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参与人员:陈芷洋,李小菲,冯政,胡安格,孙震宇,叶世丰,任聪凯,余得凯,谭健,蒋延之,胡芸梦,熊潮引。

主讲:蒋延之。

核心提问者:谭健,孙震宇,姚卓菲。


问答讨论环节

Q1:你是否愿意戴上“专注头盔”(一种外接辅助装置)?(提问:谭健)


Q2:机器算法取代人类的要求是什么,是完美无缺还是比人更好?(提问:孙震宇)


Q3:谁该拥有隐私数据,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提问:姚卓菲)


图片        

//  总结//


关于自由意志,通常我们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人做事情,大都是经过有意识地思考,并进行主动选择的,这种选择是一种自由;而动物的任何行为,只是本能反应。换句话说,人的选择是自己决定的,而动物的选择,只是条件反射。但是,对于人的一切行为,基因学家和大脑科学家给出了最新答案,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于特定的基因构造,让大脑出现某种电化学反应,而基因构造,反映的是从古至今进化压力及突变的结果。进一步而言,你选择什么工作、做什么运动、吃什么晚餐,等等一切行为,都是大脑电化学反应的结果,而这种电化学反应,可能来自生物预设、随机或两者的结合,但都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自由选择。


专注头盔理论:目前一种非植入性的头盔装置,技术上称为“经颅直流电刺激器”,这种头盔配有电极,连接头皮外侧,能够产生弱电磁场,瞄准特定大脑区域,进而刺激或抑制大脑活动,而且美国军方正在测试这种头盔,因为它能够提升士兵在训练或实战时的专注力和表现。它可以帮助人专注在明确的任务上加速决策过程,但也可能减轻人的同理心和忍耐力。这种头盔的应用,可以说是“构建脑中世界”的雏形阶段。那么,如果虚拟的“美丽新世界”,比真实世界更逼真、更美好,真实世界还重要吗?或者说,又会有几个人想要回归真实呢?我们小组围绕着愿不愿意戴上头盔,展开了思想上的激烈碰撞,支持者认为可以获得高效的执行力决策力,反对者认为不应该过度依赖机械,这会导致心灵上的退化。


现在的教育太强调学习既有的特定的讯息,比如微积分方程式,C++语言,背诵文书等。但这些事情极其容易被取代和颠覆。我们学习这些内容的能力比不过人工智能,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沟通,合作,创意等随机应变的能力。未来的变化会越来越快,信息高速迭代,现代教育中的一些“真理”,有可能就是未来社会的偏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思辨能力。



☆ 第三十九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4日(周9)19:00至20: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和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


图片        


读书笔记:陈妍臻

主问:江淑琪

记录:李语馨

现下参加:杨培慧、李语馨、陈妍臻、江淑琪、陈莹莹、关佩珍、严莹、杨晓铎、莫舒琪、劳凤桃、万叶风、吴丽萍、林子钰

缺勤且未请假:吴雨桐、曾文茜

线上参加:无

方式:全员一起读、一起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国社会结构和西洋社会结构的差别(主答:杨培慧、陈莹莹、关佩珍)


问题2:如何理解“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的”?(主答:李语馨、杨培慧、关佩珍)


问题3:如何解释“这种理论所依据的其实并非现代社会而是乡土社会……而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主答:严莹、林子钰、杨晓铎)


问题4: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欲望”有什么不同?(主答:关佩珍、杨培慧、李语馨)

//  后记 //


通过本周对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的阅读,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旧式乡土社会的思考与理解,就不同成员所提出的不同观点也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开拓了彼此的思维。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的具体含义,也探讨了中国社会和西洋社会在结构层面上的差别。我们也还针对小组成员提出的“公与私的相对性”这一问题交流了彼此的理解与观点,在过程中还列举出现实生活的具体案例,这也使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了书中抽象的概念。同时本次活动我们也从根源探索和归纳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欲望”的不同性,由此也推导出为何乡土社会中的个人欲望常常与人类生存发展相适应。本书虽然重点分析了中国的乡土社会,但是我们可览古观今,深入思考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通过阅读经典书目、交流不同观点,我们增长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加强了自我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期待下周更加精彩的读书会交流活动!



☆ 第四十小组第二期读书记录 ☆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4 日(周四) 19:10至 19:5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主持:陈映彤

主问:赵一妙

记录:林梓雯

现场参加:林梓雯 刘君琳 施仪欣 陈映彤 赵一妙 胡铭 黄展涛 钟宇凯

视频参加:杨舒文 刘镕赫

方式:先通读 再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为什么说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主答:黄展涛 )


问题2:针对第二段最后一句“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主答:刘君琳 赵一妙)


问题3:针对倒数第二段的第二行“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主答:施仪欣)

//  后记 //


土气,字面意思是从土地底下蒸发出来的气体,现在用来描述一些不时髦的事物。土地是不会移动的,而乡土社会的人是依附于土地而生存的,因而人具有不流动性,人与人之间不流动,也产生人与人的孤立性。孤立性导致人与人交流少,因而人获取信息的速度会慢。而“土”是站在现代社会的人的角度看乡土社会的人而产生的。现代社会的人由于信息渠道的多样,获取信息的速度较快且样式多样。所以从现代社会的人看来,乡土社会的人信息获得的较少、较慢,较土气。


光荣的的历史,土的束缚,飞不上天的样子分别指得是什么?分别是,古代的繁荣的文明历史,封建落后的制度,而后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近代中国的萧条景象。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乡下人看到蚂蚁搬家想到下雨,这是个具体的个别的认识,但是蚂蚁搬家只是一种昆虫的一种行为,他们往往并没有把这个个别的认识抽象成普遍的科学规律。像古代中国以实用性为主的科学理论,就是这个结论的体现。另一方面,熟悉的人中会有一些不约而同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往往不是普适的,它只在一部分的熟悉的群体适用。因而这句话有这两种理解。


⒈“土气”的内涵 ①土即泥土,土地。土地是乡土人民赖以生存的地方,种地是乡土人民最普遍的谋生方式。②土地具有稳定性,因之乡村人口如附在土地上一般,流动性不大。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③“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土地赋予了乡土人民质朴淳厚的属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束缚了他们的思维。④乡土社会中,人们靠信任靠规矩而不是严格的契约来进行沟通往来,土气象征着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而这在现代社会中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土气”便成了骂人的词汇。

Baidu
sogou